
湖北省鐘祥市石牌鎮建鎮千年,上百年的民居眾多,很多古民居還有人居住。由於缺乏系統保護,有的房屋破敗不堪。

鐘祥市石牌鎮古建築眾多,由於缺乏保護和統一規劃,很多居民自行將古建築拆除翻建新房,圖為12日記者拍攝的一處工地,隔壁牆上還可以看見老房子的輪廓。

石牌鎮內現僅存的關帝廟戲樓荒草叢生,是該鎮兩座省級文物之一,屋宇也已經幾十年沒有修復,戲樓留有清代30多家各地戲班來此演出的文字記載。
記者慕名來到素有“中國豆腐之鄉”的湖北省鐘祥市石牌鎮探訪。該鎮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長達2000多年,眾多明末清初的古街道古建築散落在鎮內各地,由於缺乏統一規劃和有效保護,千年古鎮遺跡正在逐漸消亡。
鐘祥市石牌鎮政府劉姓干部對記者介紹,石牌鎮現存各級文物保護單位45處,保存完好的古街道12條,明清民居建築群落100多處。現存的主要建築有古戲樓、付氏民宅等;古文化遺址有大官堤遺址、萬子田遺址、彭家台遺址等6處;古墓葬有長崗嶺墓群、石崗墓群、肖家冢墓葬群、馮家雙冢墓等25處;古石刻有重修鳳台寺前後殿碑、重修崇果寺碑記、正氣凌霄匾等3處;革命遺址及墓葬有辛亥革命老人鄒榮煊墓、賀龍元帥祖籍地、石牌火神街56號、石牌老街等4處。石牌鎮上原有關帝廟、泰山廟、藥王廟、雷祖殿、上真觀、陝西會館、西方丈等七座古戲樓,來往戲班演出頻繁。現僅存的關帝廟戲樓,屋宇完好,仍留有清代各地戲班來此演出的文字記載,計有全國各地戲班30個。
記者看到,石牌鎮很多民居雖然已殘敗不堪,但從屋檐、門窗、閣樓上仍可看出當年的風采。當地居民龔正定告訴記者,這些房子都已經有了幾百年的歷史,風吹雨淋,人為損壞,有些房主只好在原址上翻修做新房,如果不加規劃保護,這些具有歷史意義的古代建築不久就將消失殆盡。
目前,石牌鎮古民居已經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重視,但保護力度並不樂觀。由於經費缺乏,石牌鎮對這些文化遺跡保護起來有心無力,只能眼看著各種古跡一步步消亡。如何有效保護好這些正在消失的古街道古民居,還期待全社會的共同關注。
據了解,石牌是中國有名的豆腐之鄉。全鎮現有2.8萬人分布於全國各地及新加坡、泰國、俄羅斯等國家從事豆制品加工業,占全鎮人口總數的33%。各種古法制作豆腐的石磨等工具散見於該鎮鄉村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