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陝西省文物局審議《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規劃》

陝西省文物局審議《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規劃》

日期:2016/12/15 8:17:37      編輯:古建築保護

    11月28日,《陝西省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規劃》(簡稱《規劃》)專家論證會在西安召開,副省長白阿瑩出席會議並講話,省文物局局長趙榮主持會議,中國社科院考古所、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北京大學和陝西文物、規劃、住建、高校方面的11名專家參加會議。
  白阿瑩指出,今年6月包括陝西7處文化遺產在內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項目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給我們的重要啟示就是要及早謀劃、主動工作,從省級層面制定《規劃》,按照世界文化遺產標准對列入《規劃》的項目實施保護和管理,使文物保護工作更加有序,變被動保護為主動保護。經過大量調研和准備遴選出8個具有申遺潛力的項目列入《規劃》。希望與會專家暢所欲言,完善《規劃》使其更具可操作性,達到“一流保護、一流管理、一流展示”目的,為今後申遺做好充分准備。
  趙榮指出,陝西豐富的文化遺存是中華民族悠久文明的見證和民族精神的載體,保護利用好這些文化遺存是當代人應盡的歷史責任,也是彰顯文化大省魅力、加快文化強省建設的重要途徑。制定《規劃》是為了推動全省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通過對重要文化遺產的梳理,使全社會對中華民族文化遺產的認知、诠釋推進到一個新高度;同時強化對文化遺產點的保護管理,按照世界遺產標准嚴格要求,使文化遺產地管理水平和保護效果提升到世界遺產的標准與高度。
  各位專家對省文化遺產研究院承擔的《規劃》內容進行認真審議,大家認為在陝西今年成功申報7處世界文化遺產後立即制定《規劃》非常及時和必要。該《規劃》重點梳理了省內能夠代表中華文明、具有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潛力的文化遺產點,按照世界遺產理念和標准制定申遺工作目標、內容和重點,必將推動文化遺產點的保護和申遺工作,最終實現以世界遺產標准為要求的常態化保護管理模式。專家們對《規劃》中的相關內容、范圍、名稱、內涵、價值、描述、資料等提出了修改意見。
  陝西根據“文化遺產點價值至少符合世界遺產6項價值標准中的一項、文化遺產點具有真實性和完整性”的遴選標准選出兩部分內容。一是已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的文化遺產共4處16個點;一是這次申遺工作的重點對象共8處遺產點,包括周原及豐鎬遺址、神木石峁遺址、黃帝陵、漢唐帝陵、漢傳佛教六大祖庭等。這些文化遺產或是能夠代表中華文化核心價值的、或是能體現中華文明起源與發展的、或是能代表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的,在世界文明和中華文明發展歷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省文物局副巡視員周魁英說,《規劃》將按三個階段實施,一是開展和完善各遺產點基礎工作,為進行文物保護展示工程、環境整治工作、配套設施改善工作奠定基礎;二是通過開展各遺產點環境整治、展示體系、配套設施建設全面提升保護、展示工作水平和環境質量;三是全省申遺工作鞏固和完善。爭取在三至五年內完成絲綢之路拓展項目的申遺工作、五至十年內本省單獨申報成功1處遺產點。
  當天,白阿瑩出席會議期間到陝西文物科研大廈內的省文化遺產研究院、省文物保護研究院、省文物交流中心和省文物信息咨詢中心調研,看望慰問一線文物工作者。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