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新疆現1700年前“豪宅”牆皮貼金

新疆現1700年前“豪宅”牆皮貼金

日期:2016/12/14 12:18:28      編輯:古建築保護

考古現場 圖/陳凌提供

    貼金的塑像殘片,貼金的牆皮,連房屋的木構件上刷的都是珍貴的青金石粉!近日,北京大學考古隊在新和縣通古斯巴什古城進行發掘時,在古城北門的甕城遺址中發現了一處裝飾“豪華”的居址,考古人員根據居址出土的五铢錢、陶器等遺物初步推測,這一居址年代可能在魏晉時期,距今約1700多年,可能為當時一級別較高的古人居住遺址。

    昨天,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陳凌告訴記者,近日,考古隊在對通古斯巴什古城北門的甕城遺址進行考古發掘時,發現了大量等級比較高的文物,“有貼金的塑像殘片,貼金的牆皮,還有不少刷了青金石粉的雕塑、木構件。”陳凌說,由於金箔、青金石在古代象征權力和財富,只有達到一定級別才可以擁有,考古人員因此推測,這一居址有可能是當時級別比較高的古人居住過的地方

    考古人員結合房屋地表遺跡現象還發現,這座房屋不僅裝飾“豪華”,建築規模也可能比較大,地基底部可能也比較高。

    青金石早在6000年前就被古人使用,資料顯示,青金石在西漢時期,通過“絲綢之路”從阿富汗傳入中國。其價值比黃金還要高,在古代埃及、巴比倫時期,曾是統治階級專用的寶石。青金石還被用作繪畫顏料,龜茲壁畫中就有使用青金石作為礦物顏料繪畫的痕跡。

    通古斯巴什古城位於新和縣城西南,古城現存面積約5.7萬平方米,南北約250米,東西約230米,周長約825米,方形,用土坯砌成。牆基寬約4~8米,牆體殘存最高可達7米。在當地發現的唐代古城群中,該城規模最大、居於中心地位。

    過去,考古人員曾根據古城盜坑和地表清理的錢幣、文書殘卷推測,古城年代始建於唐代。

    然而,此次遺址發掘中,考古人員根據遺址土層的堆積,和出土的五铢錢、陶器等遺物判斷,遺址始建年代並不在唐代,而是在距今約1700多年前的魏晉時期。比之前學術界推測的年代推前了300至400年。

    陳凌說,此次古城的發掘對研究唐朝中央政府在西域設立的安西大都護府,及其整套管理和防御體系,有著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