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湖南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日前,該所組織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望城區文物局、寧鄉縣文物局、益陽市文物處業務人員組成的文物調查勘探隊,對長益高速公路擴容工程路線范圍內所涉及到的土地進行了全面的考古調查和勘探工作,在寧鄉縣金洲鎮南洲村、益陽市歐江岔鎮東塘村各發現一處古墓群。
位於寧鄉縣金洲鎮南洲村的是黃土嶺古墓群。省考古所袁偉介紹,墓群所在為矮山地貌,該處丘陵連綿起伏,地勢平緩,當地土質為網紋紅土,致密緊實。考古工作者在山坡處調查發現有青灰色東漢墓磚和磚室墓,墓葬部分被破壞,但總體結構基本完好。當地村民介紹,該處以前多發現此類墓葬,上有拱形券頂。山腳下修河堤處也見有東漢墓磚,現墓葬被掩埋。黃土嶺西北面山下有大片良田,地勢平坦,周圍有沩水和小河,適宜人類生存,該山丘面朝田壟方向地勢較平緩,土質亦好,故出現東漢墓葬並不奇怪。
位於益陽市歐江岔鎮東塘村的是張家灣古墓群。張家灣墓群所在矮山上遍植竹林,土質為網紋紅土。竹林後殘留有低矮的小土包,形狀多長圓形。袁偉介紹,1997年至1998年在益陽黃泥湖電廠處發掘戰國中晚期墓葬800余座,2008年出版的《益陽楚墓》一書收錄戰國墓653座。通過重點勘探,可確認該處為戰國墓葬埋藏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