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考古學家在香港發現宋元方井和晚清遺跡

考古學家在香港發現宋元方井和晚清遺跡

日期:2016/12/14 12:24:46      編輯:古建築保護
    香港古物咨詢委員會(古咨會)29日召開港鐵沙田至中環線(沙中線)考古工作特別會議,考古專家劉文鎖表示,目前在香港九龍城區南部范圍內新發現宋元時期的方井、晚清時期遺跡和兩個圓坑。

    劉文鎖指出,目前已發現3個文化層,包括上世紀20年代至60年代的填土層、晚清民國層、以及宋元層,其中晚清至民國時期的遺跡包括花崗石構築物、耕地、瓦礫堆積和牆基,宋元層發現方井、被擾亂的墓葬和已坍塌建築物遺跡。

    此外,考古工作中還發現了2個上部用石頭堆砌,底部為木制空心基座的圓坑。劉文鎖表示,由於原來較穩定的埋藏環境已改變,古坑的木結構一旦曝露於空氣會枯干和爆裂,原地保存木構件已不可能,木構件將被移送到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文物修復辦事處作修復處理,而宋元時期的方井則狀況良好,將會原址保存。

    古咨會主席林筱魯表示,兩個坑的歷史價值可能並不比方井低,目前關注當前雨季來臨已發掘遺跡的保存問題,會向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和港鐵公司探討保護措施,希望既能夠保護到已發掘的文化,又能夠使沙中線相關工程繼續進行。

    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副秘書長林啟忠表示,在考古工作未完成之前,其他影響考古的港鐵施工工程都暫時停止,目前最主要希望保護已經發掘的古物,會與各方再進一步商討確保未來發掘過程得到適當保護。

    據了解,港鐵沙中線開工至今接連發現歷史文物,港府已於2012年11月起組織展開考古勘探工作,在2013年曾發掘到宋朝錢幣,隨後發現宋元時期的考古遺跡。目前考古仍在繼續,預計全部工作將於今年第3季度完成。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