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市桂林鄉是一個生態優美、人文積澱深厚的文明古鄉,先後獲得“福建省首批環境優美鄉鎮”和“國家級生態鄉”稱號。而該鄉的橫坑村歷史悠久,至今還較完整保留明清時期各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築60多座。
古民居均為青磚碧瓦,純一色明清建築,坐北朝南,依山面溪。幽靜古巷蜿蜒在古村落中,主街暗道內,清澈的溪水悄悄流淌,仿佛一幅小巷、流水、人家的如詩風景畫。
橫坑村原名嵘衢坊,是由後唐工部侍郎黃峭後裔築基建造,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由於橫坑村地形酷似船型馬槽,四周山勢俗稱“五馬並槽”,東西南北中,各聚龍勢,形態各異,跑、蹲、行、奔各自顯威,曾興盛一時。清朝時被人以一木橫破斷其盛勢,故橫坑一名沿用至今。
山道在青山之間蜿蜒,一直延伸到這個古韻悠長的村落。一進村口,古老的黃氏宗祠就進入人們的眼簾。這個黃氏家廟是整個邵南片地區黃氏宗祠中保存最完整的宗祠之一。宅內雕梁畫棟,十分精美,歷經數百年的壁畫色彩依舊鮮艷,栩栩如生。
村裡有鐘、鼓、旗、鑼巨石夾道,可謂吉慶布陣,八面威風。村頭古道上臨風聳立的文昌閣是古時學子讀書交流聚集之地,遠望猶如一支金筆,點綴青山碧水,描繪錦繡河山;濟安橋與迴龍橋是邵武市僅存的3座古廊橋中保存最為完好的兩座,廊橋上眾多題字、雕刻、彩繪,能讓人充分領略歷代文人墨客的才思情懷。
乾隆年間是橫坑文化發展的鼎盛時期,散布各房大廳的“貢元”、“選魁”等大量牌匾,見證了其歷史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