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歷史名城整體保護從北京的脊梁開始

歷史名城整體保護從北京的脊梁開始

日期:2016/12/14 19:02:41      編輯:古建築保護
      6月11日,被稱為“北京脊梁”的中軸線申遺工作將正式啟動。此前,北京市中軸線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已全面展開,6月份將率先確定中軸線文物保護規劃。作為被北京市委、市政府正式列為北京市“十二五”時期文物博物館事業發展規劃的項目,圍繞這條中軸線有哪些具體的修復整治工程?北京在提升古都文化魅力方面還有哪些新舉措出台?針對這些問題,本報記者近日專訪了北京市文物局局長孔繁峙。
       “北京有3000多年建城史,850年建都史,歷史淵源遠甚於倫敦、巴黎。一直以來,保護古都風貌都是北京城市發展建設的重點工作。充分展現自身的歷史文化傳統,提升古文化魅力將是北京打造世界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孔繁峙表示,“‘十二五’期間,北京將實施包括中軸線申遺在內的五大工程來促進名城整體保護,提升古都文化魅力。”
        首先,啟動中軸線申遺工程。北京的中軸線始於元大都城的規劃設計,到明清時期形成現有規模。它南起永定門,北至鐘鼓樓,全長7.8公裡,集中了鐘鼓樓、恭王府、皇城牆、故宮、太廟、中南海等歷史文化元素。已故的著名建築大師梁思成曾贊美它是“穿過全城的全世界最長、最偉大的南北中軸線”。北京獨有的壯美秩序就由這條中軸的建立而產生,它體現了一種和諧的歷史文化。所以,要通過中軸線申遺,把名城的保護力度體現出來,提升北京古都文化的影響力。
        為此,北京市還將成立申遺工作協調機構和專家顧問組,將中軸線歷史建築群納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啟動申遺工作,開展遺產申報名單遴選、范圍確定、編制環境整治規劃、劃定緩沖區等工作。目前,專家組正在進行申遺的籌備工作,調研組現場考察了永定門、天壇、先農壇、前門大街、鼓樓、地安門、景山等中軸線歷史遺跡和周邊環境保護狀況,詳細調研了中軸線的保護情況,計劃在2013年向國際理事遺址委員會提出正式申報。
        第二,圍繞中軸線展開修復、整治工程。主要是如何進一步實現其完整性,這將涉及到一些建築的拆除、復建。比如,中軸線上從南至北曾經有9座門:永定門、正陽門、天安門、端門、午門、太和門、乾清門、神武門、地安門,現在獨缺地安門。經過考證,地安門舊址就在地安門十字路口處。專家初步建議,復建時可以考慮南移,避開十字路口中心,盡量避免對地面交通的影響,但是南移的爭議很大,如果形成環島的話,周邊拆除的建築又很多。目前,關於地安門的最佳解決方案是用地磚把地標建築鑲在十字路口地面上做一個標志,不影響交通,同時不偏離其在中軸線的原始位置。當時在修復永定門時,就是在原來的箭樓和甕城地面上用地磚標出輪廓,等到具備修復條件時再進行修復。盡管最後的方案還沒確定,但最終方案會以達到申遺要求為前提。
         第三,圍繞舊城、名城的古建築維修。北京市委、市政府將每年拿出1.5億元的投入下大力氣做好這項工程,整個時間的跨度從2008年到2015年,是一個長期的投入。未來5年,本市將對鼓樓——地安門、前門——永定門沿線文物建築逐步進行修繕,以恢復古都的歷史文脈。
         此外,還要加強大運河北京段沿線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修繕圓明園正覺寺、頤和園四大部洲等100余處文物保護單位的重要文物建築;啟動北海萬佛樓、大佛寺、頤和園須彌靈境遺址、香山昭廟等修復工程;開展北海團城、靜心齋,頤和園德和園、聽鹂館,天壇北神廚和北宰牲亭等修繕工作;實施頤和園治鏡閣遺址保護工程和文昌院的整治工作;對孔廟、國子監等文物保護單位進行文化功能復興,實施“進士題名碑”的“十三經碑林”保護展示工程;推進慶成宮騰退和先農壇整體保護。
         第四,古城遺跡的恢復工程。如何使古都名城外觀更清楚,新中國成立初期城牆的代表性建築要保存,比如說箭樓、角樓。北京城能體現古都風貌的主要在南側,內城有東南城角樓,西邊的角樓已經預留出來完全可以復建。東城的左安門角樓和西城的右安門角樓要建起來,這樣東城和西城門就聯系起來了,永定門和左安門也可以實現復建。外城在南側能夠看出輪廓來,有護城河,加上3處的城門、角樓,古都外圍的風貌就能體現出來。內城為正陽門這一條線,東邊的角樓及其700米城牆,內城在這個位置就可看到全貌。包括地安門、永定門的甕城和箭樓等一批中軸線上的標志性歷史建築都有望實現復建,中軸線上的傳統店鋪和老字號也都要按照清末民初的狀態恢復原貌。
        第五,舊城、四合院的保護。北京的四合院列入保護的有44家,占地1974公頃,占整個舊城面積的1/3。縱橫交織的胡同、青磚灰瓦的四合院,則是舊城風貌的基本元素。那裡流動著的是北京最鮮活、最原汁原味的百姓文化,有的還曾經是歷史上一些政治、文化名人居住的地方。對四合院的維修不同於文物的維修,它是結合古都風貌的保護和改善市民的居住環境所開展的一個維修工程。北京市政府已經決定對舊城裡的四合院要全部保護,每年將投入資金10億元用於四合院的保護。首先解決重點區域沿街的建築。然後再整治一些多年失修和居住環境比較差的院落。同時,大力改造和提高四合院的居住環境,力爭在外觀上保持四合院的和諧統一,結構盡力恢復歷史原貌。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