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海南:多措並舉推進三沙市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海南:多措並舉推進三沙市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日期:2016/12/14 18:57:31      編輯:古建築保護
    在南海領土爭端升溫之際,海南省文體廳與公安部合作在西沙搭建海上監管平台,加大對海上文物保護執法巡查力度,多措並舉推進三沙市的文化遺產保護和開發利用,構築一道南海文物保護的“屏障”。
    作為中華民族世代在南海活動的重要物證,三沙市的文化遺存有著重要的歷史和文化價值。為此,該省文體廳主要從三個方面推進三沙市的文化遺產保護和開發利用。一是加大對水下文物的普查申報。今年來,海南省組織開展了西沙水下文物普查,已發現南海古代文化遺存和水下文化遺存123處,已核定的水下不可移動文物遺存39處。在5月例行的海上執法巡查中,考古人員又有新發現,經科學考證後,預計文化遺存總量將有所增加。根據地理和文物埋藏情況,在西沙群島按照60米深線的范圍劃定北礁、華光礁、玉琢礁、永樂環礁4個遺址保護區。
      二是加大經費和人力的投入,尤其是強化對考古隊員水下工作技能的訓練。三沙市的設立有望彌補我國在南海法理維權、行政建制與管轄、資源開發與保護等諸多方面的“短板”。海南省文物部門增強了對三沙市的水下文物保護意識,南海文物保護狀況得到改善。目前已經申請省級、國家經費共140萬元,用於西沙群島史跡,法、日炮樓及土地廟的維修及周邊環境整治工作,並編制完成了維修方案。
      三是建立常態化的巡查執法機制。以往進行海上執法巡查對盜挖文物的不法分子起到一定的震懾作用,組織一次海上文物巡查需要聯合海監、邊防等多個部門,涉及大量的人力、物力,沒有強有力的機制保障是無法實現的。為此,海南省文物部門加強了聯合公安邊防、海監巡邏執法力量建設,以實現三沙海域常態化的聯合巡查執法機制。(來源:海南省文化廣電出版體育廳)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