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實施文化遺產“歷史再現”工程
日期:2016/12/15 8:16:48   編輯:古建築保護甘肅省政府辦公廳22日披露,甘肅省將從今年開始用6年時間實施文化遺產“歷史再現”工程。
這項工程將致力發展各類行業博物館、專題博物館、民辦博物館和“鄉村記憶”博物館,探索文物保護單位特別是大遺址展示利用模式和遺產資源富集地區博物館規模化發展模式。
甘肅官方將2015年定為“啟動建設期”,按照博物館分類,分別開展試點,啟動實施一批重要文化遺產展示工程和博物館建設項目。其中包括:對世界遺產陳列設施進行改造和提升,將麥積山石窟、炳靈寺石窟、鎖陽城遺址、玉門關遺址建成遺址類博物館;建設甘肅簡牍博物館等省級專題類博物館。
甘肅提出,堅持保護與展示並重的原則,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蓋全省的博物館網絡體系,成為甘肅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支撐。同時,使甘肅珍貴的文物資源和多彩的文化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和充分展示。
甘肅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是古代中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和中華民族重要的文化資源寶庫,許多文化資源具有不可替代性。2013年初,甘肅申報的“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獲中國國務院正式批復。
甘肅在傳承創新區的布局裡就提及,突出敦煌文化、黃河文化、始祖文化、周秦文化、農耕文化、石窟文化、長城文化、邊塞文化、民族文化、紅色文化等十大文化品牌。文化遺產“歷史再現”工程也將圍繞這些文化品牌整體推進博物館集群建設。
為此,甘肅省制定了扶持博物館發展的政策措施,比如:加大博物館項目建設的扶持力度、支持各類博物館發揮教育研究和文化傳播功能、推動具備條件的博物館數字化、扶持和推進民辦博物館建設、推進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