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名人故居認定將有明確標准

名人故居認定將有明確標准

日期:2016/12/14 18:59:00      編輯:古建築保護
第一旅游網 劉冕
  由於身份沒有明確界定,名人故居一直處在“被拆遷”與“被保護”之間。今後,這種情況有望得到徹底改善,名人故居將有明確認定標准。昨日,國家文物局副局長董保華表示,各地文物部門要准確掌握名人故居的真實價值,做到依法求實保護。
  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司副司長陸瓊認為,在標准制定出爐前,不妨通過設立歷史文化名城、名街等方式,將尚未列入各級文保單位的名人故居納入保護范圍。北京市文物局表示,目前,本市已經給2826項“普查登記文物”掛牌,其中就包括部分名人故居。
  “目前,全國城鎮化比例超過50%,保護與建設是這個階段不可回避的問題。”國家文物局新聞發言人李耀申坦言,“已經列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古建築等,相對保護情況較好。而類似名人故居等尚未明確文物身份的建築,保護狀況堪憂。”
  隨後,記者查閱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等相關政策法規,並未找到對於名人故居的定義。在百度百科中,如此界定這種建築:經過多方考證,證實在歷史上文人墨客、政治家等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人物曾經居住的地方,是一種特殊的文化載體。
  “名人故居的情況比較復雜,有的故居由於歷史或者城市發展原因,幾經改遷,已經沒有當年原貌;有的名人在同一時期同一座城市有多處住所;有的故居中則曾先後居住過多位名人。一直以來,沒有法規去界定什麼是名人故居,所以對於這類建築的保護也經常陷入尴尬。”李耀申說。
  董保華表示,文物部門要深入研究近現代名人故居的認定標准等問題,認真聽取各方意見,扎實開展文獻研究和實地調查工作,准確掌握名人故居的真實價值,盡快拿出認定和保護的措施。
  給名人故居設定范圍,並非一蹴而就。陸瓊表示,過渡階段,不妨通過劃定歷史文化名城、名街等,給獨立的名人故居加道“護身符”。
  本市就已劃定43片歷史文化保護區。這些保護區內,很多建築並未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但由於位於保護區內,各部門和單位要根據其性質與特點,保護該街區的整體風貌;保護歷史真實性,保存歷史遺存和原貌。歷史遺存包括文物建築、傳統四合院和其他有價值的歷史建築及建築構件。進行新的建設時,要避免簡單生硬地大拆大建,注意歷史文脈的延續性。甚至區域內的古樹名木都要受到合法保護。
  “還有些名人故居不在這些保護街區內。”陸瓊表示,不妨通過擴大文化保護區范圍,增加“名街”,更大范圍的保護這座歷史文化名城。
  目前,本市在全國范圍內率先明確了2826處普查登記文物的文物身份,上半年,各區縣文物部門將對尚未列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設立普查登記文物的保護標志,具有重要保護價值的有望公布為區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同時,本市對包括區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普查登記項目在內的不可移動文物將加強研究,挖掘文化內涵,對名人故居、重要歷史事件等進行說明展示。
  其他保護亮點
  故宮:有望單獨立法保護
  對於此前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霁翔提出的“建議由國家層面制定《故宮保護條例》”,國家文物局副局長董保華表示,為這座世界文化遺產制定專項法律法規很必要,有關部門將在今年內啟動這項工作。
  故宮博物院發布數據顯示,每年1400萬人次以上的參觀量,使這處皇家宮殿群在文物保護、古建維護、觀眾安全等方面面臨空前的壓力。同時,近年來故宮的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受到了“持續的、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侵害”,需要在法律層面尋求救濟途徑。
  “故宮曾制定保護總體規劃大綱,限定了周邊緩沖區范圍等,具有很好的立法基礎。”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司副司長陸瓊表示,文物部門將盡快在原有大綱基礎上,制定《故宮保護條例》。同時,“故宮世界文化遺產監測中心”也已經成立,文物部門將對古建築本體、動植物、室外陳設、氣象、環境、藏品、游客、安防以及配套的非古建用房、管理監督體系等十個方面進行長期不間斷監測,建立數據庫,以數字化監測管理平台整合資源,實現監測與管理的科學性、完整性和系統性。
  中軸線:能否入圍世遺預備名單8月見分曉
  不僅故宮,今年內,國家文物局將組織編制世界文化遺產監測預警體系,開展世界文化遺產監測試點和信息系統開發。陸瓊透露,這種監測系統分為三個級別,首先是遺產地自身的日常監測;第二級是省市級的,比如北京就有6處世界文化遺產單位,市文物局將負責定期監測;最後一步是國家級的。
  今年8月,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也將更新。國家文物部門將組織專家,對各省市推薦名單進行考察,最終確定更新名單涉及項目,屆時本市中軸線申遺能否入圍也將揭曉。
  長城:將公布各朝代長城長度
  繼明長城公布家底兒後,全國包括秦漢等其他朝代長城量測和數據今年將公布。
  “目前部分長城信息已經上線,今後除了涉密內容外,世界各地的人在家通過互聯網就可以‘登’上萬裡長城,了解這個體量龐大的世界文化遺產的現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