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新疆昌吉市樓莊子現漢代墓葬考古發掘26座

新疆昌吉市樓莊子現漢代墓葬考古發掘26座

日期:2016/12/14 12:11:31      編輯:古建築保護
    歷經2000多年的風雨,昌吉市樓莊子古墓群重見天日。

    7月7日,為期15天的頭屯河樓莊子古墓群搶救性考古挖掘工作順利結束。此次挖掘,共出土有價值文物20余件,根據墓葬形狀結合同類遺存,推測其年代約為東周至秦漢時期,距今約2000年左右。此次考古挖掘由新疆考古研究所、昌吉州、市文物局共同進行。

    據了解,樓莊子墓葬群是2008年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過程中發現的墓葬遺址,位於昌吉市硫磺溝鎮樓莊子村西南11公裡處,呈西南—東北走向,分布於頭屯河西北岸的一級台地上,分布面積5000平方米。

    據介紹,昌吉頭屯河樓莊子水庫工程是列入國家重點扶持的新疆水庫建設項目。項目工程開工前期,為配合該工程的順利進行,相關部門已對工程現場進行了調查並確認項目區有26座古墓。經自治區文物局批准,6月22日,考古發掘工作正式進行。通過考古發掘證實,此次發掘墓葬均為圓形土石混合封堆墓,在地表由自然卵石加土堆成圓丘狀低矮封堆,土多石少,石塊半埋於土中。封堆直徑多在3~5米之間,高0.2~0.4米;墓群以偏室墓為主,且靠北偏室。還出現了疑似動物陪葬穴,陪葬動物為馬。6月17日,由新疆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艾濤帶領考古隊,歷經半個月,共發掘26座墓葬,出土20余件文物,包括銅鏡、陶罐、瑪瑙珠、銅帶扣、骨紡輪等陪葬品。

    昌吉市文物局長劉懷勝說,此次發現的墓葬群是繼昌吉市阿什裡努爾加古墓發掘之後又一重大發掘,這批發掘出土的文物,不僅為人們展示了東周至秦漢時期的喪葬風俗,同時為研究古代人類在昌吉頭屯河流域的生活狀況和昌吉歷史變遷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其出土的文物具有極為珍貴的研究價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還原當時的社會生活。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