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零陵發現宋代古城牆

零陵發現宋代古城牆

日期:2016/12/14 12:22:02      編輯:古建築保護

宋代古城牆全貌

宋代古城牆最高點

宋代古城牆一損處點

    永州市零陵區在清理、保護舊城牆時,在城南大西門內河街發現一大段宋代古城牆。

    為更好地保護、恢復零陵古城的歷史風貌,零陵區近日組織人員對舊城區古城牆進行全面清理、保護。在拆除城南大西門內河街北段11戶居民房屋,對一段舊城牆牆壁的牆面做了清除後,才顯露出這段古城牆的真容。

    據零陵區文物專家、區文管所所長許永安現場勘查、取樣和鑒定,這段古城牆始建於宋代嘉定年間,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古城牆為南北走向,南部30余米全是用青方石砌成,北部70米全是用長20厘米、寬10厘米、厚3.5厘米的青磚砌成。經丈量古城牆遺址,總長達100多米,最高處10米多,最矮處7.2米,寬5米多。

    據史書記載,永州零陵古城始建於公元前124年,初為泉陵侯城。東漢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為零陵郡城。唐代建子城,城廂格局形成。宋嘉定年間,刺史趙善谧增修裡城,紹興、開慶、景定年間三次修葺,築磚質城牆。明洪武6年(1373年),拓建磚石城牆,當時“城廂周9裡又27步,闊3丈余,寬1丈4尺5寸”,共設7個城門。

    這次清理、保護還發現,在南津渡社區育苗場西部、南門及南門外甕城段、太平路北部、小西門、大西門、永州五中、東門嶺等處,還遺存有長度不等、狀況不一、年代不同的零陵古城牆遺跡。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