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保護舊城名人故居需要制度給力

保護舊城名人故居需要制度給力

日期:2016/12/14 19:03:01      編輯:古建築保護
      2009年,“梁思成林徽因故居拆遷”事件引發社會各界對舊城名人故居命運的關注。1月10日,筆者從北京市規劃委了解到,一個針對北京舊城現存約170個名人故居的現狀調研正在進行,將建設一個名人故居的資料庫,並將探索研究名人故居的規劃管理辦法(據1月11日《新京報》報道)。        名人故居是歷史的見證,也是城市的文化精華。尤其是北京是古都,數百年來都是名人匯聚的地方,一些名人故去後,他們的故居也往往成為現實生活中一個如何處理的難題。比如,是繼續保護,還是改做他用?如果繼續保護,那麼肯定需要投入,是公家投入,還是個人投入?等等,這恐怕都是一些敏感而又難以操作的問題。        其實,保護名人故居,是政府的責任。一方面這些名人故居不僅濃縮了城市發展的歷史,而且名人的文化素養、文化形象也給後人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回憶。另一方面,更為可貴的是,許多名人留下的故居已經成為城市寶貴的文化遺產,成為記錄北京各個歷史時期發展的重要“見證”,因而發掘、保護名人故居,理應上升為城市管理的高度,成為現代人尊重歷史、崇尚文化發展的共識。        據悉,在前期進行的舊城名人故居現狀調研過程中,經過大量歷史信息挖掘、現場踏勘、資料梳理,有關部門已經建立了舊城現存約170個名人故居的歷史沿革、空間分布、院落格局、建築風貌,有價值建築構件的影像、文字等數據資料庫。建立這些名人故居的數據資料庫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實施對名人故居保護的第一步。        但是,保護名人故居,傳承名人故居文化,重在制度給力,重在以法規的形式實施對名人故居的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保護。如果沒有法規支撐,沒有有效的措施做保障,單靠媒體及社會各界的呼吁,一些名人故居仍然會存在著隨時“被改造”、“被拆遷”的可能。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