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建築古建彩繪應用的比較多?
日期:2016/12/15 1:40:53   編輯:古建築彩繪古建築彩繪在我國古建築中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小編介紹下現代建築最常用古建彩繪的地方:
【牌樓】
牌樓也叫牌坊,漢族傳統建築之一。最初用於旌表節孝的紀念物,後來在園林、寺觀、宮苑、陵墓和街道均有建造,北京是中國牌樓最多的城市。一種有柱門形構築物,一般較高大。舊時牌樓主要有木、石、木石、磚木、琉璃幾種,多設於要道口。 牌樓曾作為多屆世博會中國館的門面建築,吸引了世人的視線。其中一八六七年世博會中國館牌樓使用木、竹和麥稈等材料,造型簡單,令人賞心悅目;一八七六年美國費城世博會,中國館以一座精心雕鑿、塗飾的全木牌樓為正門,濃郁的民族特色吸引了參觀者和各國參展官員;一九零零年巴黎世博會的中國牌樓外形仿造國子監琉璃牌樓,氣勢恢弘。
【長廊】
長廊,常見釋義有兩個,一是:詞語長廊,是指有頂的通道。二是頤和園著名的風景,位於萬壽山南麓,面向昆明湖,被依萬壽山,東起邀月門,西止石丈停。全長728米,1992年被世界吉尼斯紀錄認定為世界最長的長廊。
【亭子】
用來點綴園林景觀的一種園林小品。材料多以木材、竹材、石材、鋼筋混凝土為主,近年來玻璃、金屬、有機材料等也被人們引進到這種建築上,使得亭子這種古老的建築體系有了現代的時尚感覺。亭子曾是市區一個有名的圩鎮。據說,宋朝武將狄青為開拓南方疆土,強迫山東的一部分老百姓隨軍南下直至南寧府,那時南寧府很小,城外一片荒涼,極少人煙。宋軍來到現在亭子這個地方後,狄青發現這裡依山傍水,與南寧府只有一江之隔,水陸交通方便,便叫中軍傳令“停止前進”,讓從山東押來的老百姓住了下來。從此,他們就在這陌生的土地上住下,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建設家園。那時的亭子還沒有地名,人們便給這片賴以生存的土地起名為“停子”。不知過了多少年,人們才把“停子”改為“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