椽的作用與分類
日期:2016/12/15 1:41:05   編輯:古建築彩繪 椽是按垂直與桁檩的方向,置放與桁檩之上,用於承受望板(屋面板)和瓦的構件。
一、椽的分類
(一)、腦椽:最頂上一排屋脊處的椽子叫“腦椽”。
(二)、羅鍋椽:又叫“蝼蝈椽”“頂椽”。它是卷棚式屋頂位於兩根頂金桁(即脊檩)之間的椽子。
(三)、花架椽:位於金步上的椽子。花架椽按位置不同有上中下之分。
(四)、檐椽:一端位於金桁上(或重檐建築的承椽枋上),另一端伸出在檐桁之外的椽子叫“檐椽“。伸出檐桁之外的部分叫“出檐”。
(五)、飛椽(也叫“飛子”):附著與檐椽之上向外挑出的椽子。飛椽後尾呈楔形,釘附在檐椽之上。椽子一般為圓形斷面,而飛椽用矩形斷面。
(六)、板椽(又稱“連瓣椽”):用於圓形椽尖頂檐步架以上部位。因圓形椽尖式建築檐步以上部位越來越小,已不能使用單根椽子,故將各間椽子合並為幾塊梯形或三角形板塊,以板代椽。
二、附件
(一)、大連檐:釘附在飛椽椽頭上的橫木,斷面呈直角梯形,長隨通面闊,高同椽徑。它的作用在於把檐口處的飛椽連在一起,以保證飛椽的相對位置固定。
(二)、小連檐:釘附在檐椽椽頭上的橫木,斷面也是直角梯形,長隨面闊,厚為板厚的1.5倍,寬同椽徑。作用為將檐椽固定在檐口的相對位置上,避免其游移。
(三)、閘擋板:用以堵塞飛椽之間空擋的閘板。其厚同望板,高同飛椽高,寬為飛椽空擋淨寬加兩側入槽尺寸。閘擋板與小連檐配合使用。如安裝裡口木則不再用小連檐和閘擋板。
(四)、裡口木:刻以看作是小連檐和閘擋板的結合體。其長同通面闊。高為小連檐厚加飛椽高,寬同椽徑。裡口木需按飛椽位置鑿出凹口,飛椽即從凹口內穿出。裡口木用材較費,加工麻煩,且笨重,無特殊要求時,一般不采用。
(五)、椽碗:封堵檐椽間空擋的擋板。椽碗側立釘在檐檩中線內側,其外皮與檩中線齊,檐椽即從碗洞內穿過。碗椽系在檐柱間安設裝修,以檐柱為界劃分室內外時才采用。若在金柱上安設裝修,以金柱為界劃分室內外時,則不設椽碗這一構件。椽碗可以封堵檐椽間空擋,分隔室內外空間,防止鳥雀鑽如室內,也有防寒保溫的作用。
(六)、椽中板:當在金柱間設裝修,劃分室內外時,需在金檩上安設椽中板。其作用與椽碗相同。它位於檩中線外側,裡皮與檩中線齊。並夾設在檐椽與花架椽之間,故名“椽中“。其長隨通面闊,厚同望板,寬1.5椽徑或按實際定。
(七)瓦口:承托底瓦和蓋瓦的構件,釘附在大連檐上。七總長按通面闊。明間正中應以底瓦座中。瓦口高為椽徑的1/2,厚為高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