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建築圖片 >> 古建築彩繪 >> 貼金箔工藝流程和介紹

貼金箔工藝流程和介紹

日期:2016/12/15 1:57:42      編輯:古建築彩繪

金箔:
金箔是用黃金錘成的薄片。黃金由於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一兩(31.25克)純金可錘成萬分之一毫米厚、面積為16.2平方米的金箔。即一克黃金可以打制成約0.5平方米的純金箔,厚度為0.12um。金箔標准規格為9.33*9.33cm,其它常用規格格還有8*8cm,10.9*10.9cm。

金有極好的延展性能,加工成很薄的片材,稱為金箔。一直沿用的古代手工打制的方法,稱作捶金箔,從事這種手工業的作坊稱為捶金作。先將金錠打成薄片,逐層夾入烏金紙中。每迭達二千余張,外裹繃紙。在青石砧上用鐵錘錘擊約三萬多次,即成金箔。為防止粘結,在紙上塗滑石粉。金箔厚度約為0.0003毫米。金箔用於建築物的裝飾、佛像貼金、印刷制墨、印泥,還可入藥。由金箔制成的金線可織造“雲錦”,用於服飾、工藝美術。現代電子工業中,混響器、驗電器、錄象磁頭的隙縫等也用金箔。中國生產金箔有悠久的歷史。
制作工藝禮品
用金箔貼面的工藝禮品,具有相對純金制品低廉的成本,既體現了黃金的華貴,又保持了藝術的精髓;既能像黃金那樣輝煌永存,更能超越黃金使其升華為集裝飾點綴、藝術欣賞、珍品收藏於一體,成為當今最新潮流。目前,金箔工藝品領域可謂異彩紛呈,如金箔畫、金像卡、純金名片、純金箔照片、水晶金箔擺件、金箔擺件、鎖匙圈、金字招牌等。當前市場上,金箔工藝品更是推陳出新,將圖畫制成透明的膠片復合在貼好金箔的底片上,制成高檔仿真金箔畫,以及工藝更為復雜的金箔畫和陶釉金箔畫等。
美容防衰老
用金箔美容,古已有之,《木蘭辭》中”當窗理雲鬓,對鏡貼花黃”,花黃即是金箔。在現代社會,用金箔研制開發化妝品,已開始在國內外成為一種時尚。
在建築裝飾上
少量的黃金能起到用黃金制作本體的效應。貼金技術廣泛用於仿古建築、現代建築、金字牌匾等,如佛像貼金、雕梁畫棟貼金、裝飾用貼金等。最著名的貼金建築有:北京天安門、人民大會堂、中央電視台、上海東方明珠、西藏布達拉宮等。
此外,金箔還是制作高檔畫墨的原料。
隨著黃金市場的放開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金箔的應用范圍必將更為廣泛。
總之,金箔的用途十分廣泛,涉及到佛教、古典園林、高級建築、醫藥保健以及文化事業等各個領域,其中佛像貼金、雕梁畫棟貼金、牌匾楹聯、裝飾用貼金,是金箔最為廣泛的用途。各種箔類產品如今在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廣泛應用。歐洲的議會、歌劇院、教堂、清真寺圓頂以及眾多的博物館和宮殿等均大量采用了金箔、銅箔、鋁箔,近至中國的天安門、頤和園、北京故宮、少林寺、山東孔廟、布達拉宮、南京棲霞寺、蘇州寒山寺,遠至莫斯科中國大酒店、泰國皇宮、日本大阪牌樓、扎伊爾總統官邸、聖彼得堡等世界著名建築物上閃閃發亮的都是南京金箔。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