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建築圖片 >> 古建築彩繪 >> 古建築彩繪分類

古建築彩繪分類

日期:2016/12/15 2:00:19      編輯:古建築彩繪

 

        在我國古建築記載中,古建築彩繪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彩繪就是俗稱的“丹青”,而古建彩繪就是古代人民在古建築物上繪制裝飾畫,不僅美觀,而且有一定的防水性,增加建築物壽命。
       古建築彩繪分類:
       古建築彩繪是我國獨有,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多彩,而且名目繁多,一般分為三類:旋子彩畫、和玺彩畫及蘇式彩畫
       一,旋子彩繪
       旋子彩繪經考查來自旋花變形圖案。旋花,植物名、旋花科、多年生蔓草,莖細長,纏絡他物之上,葉互生、戟形、有長柄,夏天開漏斗狀合瓣花,色淡紅,又名鼓子草。漢《神農本草圖經》上有“鼓子革, 古建彩繪又稱”旋子花”之說。可見旋子花的名稱來歷頗早。旋子彩畫在元代初步形成,但尚為簡單不成熟,如山西永樂宮三清殿的梁枋彩繪,但對下一代的明清建築旋子彩畫起到了奠基作用。明代遷都北京以後,開始大興宮殿及寺廟建築。從此彩畫工藝在建築上的應用逐步擴大、圖案題材多變,為建築彩畫的發展創造了條件。旋子彩繪在等級上次於和玺彩繪,在構圖上也有明顯區別,可以根據不同要求做得很華貴或很素雅。這種古建築彩繪用途極廣,一般官衙、廟宇、牌樓和園林中都采用。
  明代建築彩畫的施用雖較廣泛、但在文字上記載不多,僅從保留的實物來看,大體可分為兩種圖案形式,一是金雲龍彩畫;二是旋子彩畫,用金量較小,圖案較簡單,古建築彩繪為一般廟寺祠堂建築彩畫,北京西山法海寺,東城智化寺,以及府學胡同文天祥祠等建築都屬於這個時期的旋子彩畫。
        清代在明代建築旋子彩繪的基礎上又做了進一步的改革、發展。使建築彩繪更加豐富多彩,尤其旋子彩繪頗為盛行,成了當時廟寺建築彩繪的主要形式。為了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更進一步加強了規制。無論是圖案的線路、做法、設色,題材以及用金最多寡都有嚴格的等級標准,因此多年來畫作工匠稱旋子彩畫為“規矩活”。
       二,和玺彩畫
       和玺彩繪是彩繪等級中的最高級,用於宮殿、壇廟等大建築物的主殿。梁枋上的各個部位是用特別的線條分開,古建築彩繪主要線條全部瀝粉貼金,金線一側襯白粉和加暈。用青、綠、紅三種底色襯托金色,看起來非常華貴。
        和玺彩繪有金龍和玺、龍鳳和玺及龍草和玺之分。
        金龍和玺的整組圖案以各種姿態的龍為主要內容。枋心是二龍戲珠,找頭中青地畫升龍(龍頭向上),綠地畫降龍(頭向下)。盒子中畫坐龍。如果找頭較長,可畫雙龍。降龍之處,再襯以雲氣、火焰等圖案,具有強烈的神威氣氛。
        龍鳳和玺的級別低於金龍和玺,枋心、找頭、盒子等主要部位由龍鳳二種圖案組成,古建築彩繪 一般是青地畫龍,綠地畫鳳。圖案中亦有雙龍或雙鳳。龍鳳和玺中有“龍鳳呈祥”、“雙鳳昭富”等名稱。
       龍草和玺的級別又低於龍鳳和玺,主要由龍和大草構圖組成。綠地畫龍,紅地畫草。
       三,蘇式彩畫
       蘇式彩繪多用於園林和住宅四合院。蘇式彩繪除了有生動活潑的圖案外,“包袱”內還有人物、故事、山水等。頤和園中的長廊,應是蘇式彩繪的樣板畫廊。
       金琢墨蘇畫是蘇式彩繪中最華麗的一種,用金量大,包袱內的畫面很精致;金線蘇畫則是一種常用的蘇式彩繪,主要線條用貼金法。其他還有海漫蘇畫等。這些蘇畫內均無大型包袱,花型、圖案等也較簡單。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