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與“七”相關的绛州古建
日期:2016/12/14 13:29:00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绛州(新绛縣),共有古建文物205處,僅縣城1平方公裡多的地方,完整保存的古建文物就有33處之多。鐘樓、鼓樓、樂樓、绛州大堂、隋代花園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達6處。
绛州古代建築,與數字“七”有些關系,隱含著多種文化元素,寓意深刻,讓人不禁對古人的建構智慧與理念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先從“七星坡”說起,七星坡,也稱“衙坡”,原是通向州府衙門必經的道路,依地勢坡度修建,全用條形青石鋪就,與底部坐南向北的樂樓相對,頂端西側與鼓樓相接,因石坡中間嵌有北斗七星而得名。傳說,坡上的七顆星斗晶瑩光亮、日夜可見,為绛州一寶。經測量直坡段主台階71級,初建時主坡台階的步長與落差之比為七比一,坡頂三級高階的落差均為七寸。
據新绛縣志記載,七星坡與绛州大堂創建於唐初,二者建構理念與設計文化層面都有相通之處。大堂面寬七間,建築面積為七十平方丈。“文革”前,大堂內存有特號交椅一把,座高七尺,相傳為大唐名將張士貴掛帥時坐堂遺物。大堂後面有隋代花園“绛守居園池”,現存最早的關於園池的歷史文獻,就是唐代绛州刺史樊宗師寫的《绛守居園池記》,全文恰恰為777個字。大堂內北牆東側鑲有宋代《文臣七條》碑石。關於七星坡上的七星位置,經實地測繪將天空中的大熊座(即北斗七星)與地上鑲嵌的七星一一對應,同大熊星座繞北極星旋轉的天象圖相對照,發現七星坡所嵌星位恰與時令乞巧節(即農歷七月初七)相逢。
諸多數字無不與“七”相關,可見設計者對“七”情有獨鐘。聯想到唐代宗教文化之盛況,“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之教化,易知“七”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推薦閱讀:
北京北海公園團城古建謝客大修
淮南古建築堪比皖南徽派建築
宿州省級文保單位闵子祠堂破敗
敦煌莫高窟曾醞釀上市 文化遺產不能用於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