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圭心寺歷經風雨古韻猶存

圭心寺歷經風雨古韻猶存

日期:2016/12/14 13:23:17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在西充縣雙鳳鎮的圭心寺,時常傳出繞梁的鐘聲,其古色古香的建築,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在歷經千年風雨滄桑後,寺廟內的古樹、老井、古塔成了圭心寺永久保存的記憶。日前,記者前往一探究竟。

    駕車從西充縣城出發,沿著西(充)射(洪)路向西行駛約20公裡,便來到了雙鳳場鎮。距離場鎮百米之外,有一座牛頭山,而圭心寺則位於牛頭山腳下。

    據史料記載,圭心寺始建於唐代德宗建中元年。當時,曾有一位被人稱之為“圭峰禅師”的僧人來到寺廟講經弘法,這座“圭心禅院”也因圭峰大師而得名。

    歷經戰火紛飛的歲月,唐代建造的圭心禅院遭到破壞。如今的圭心寺,是公元1375年在原址重新修建,後又經歷多次修繕,至今保存完整。目前,整座寺院占地近萬平方米。

    走近圭心寺,層疊起伏的古建築躍然入目。遠處遙望,寺院更像是一座幽靜的老宅院。整個寺院以東西軸線布局,有前殿、正殿、後殿,左右輔以禅房40余間。前殿、正殿、後殿與天井以通道相連。殿內建築為懸山式屋頂,小青瓦屋面,檐柱立於瑞獸形柱墩之上,柱墩立在用條石鋪成的素面台基之上。

    前殿大門為方形木門,門楣上方懸掛著一方雄偉的朱漆牌匾,上書“圭心禅院”四個大字。推開兩扇大木門,一陣儒雅的古風更是撲面而來。殿內檩條上,有墨書字跡至今依然清晰可見。整個前殿,面闊五間約20米,進深約9米,通高約7米。殿內有數座泥雕塑像,雖姿態各異,但個個形態逼真,栩栩如生。

    穿過前殿,經過一座天井後便是正殿。在正殿外立著一塊明代時期的功德碑,碑文詳細敘述此殿是在公元1375年重建。殿前有4級石梯,素面台基,前檐施斗拱,抬梁與穿斗混合木構梁架,單檐歇山式屋頂,通高約8米,殿前左右豎著兩根圓木立柱,柱下有兩尊石獅。

    在後殿的大門左右,兩只雄獅分布於台階兩側,兩獅相視而對,栩栩如生。後殿左側一間禅房內的一根堂柱上,用艷麗的色彩繪制著一條騰飛的蛟龍,惟妙惟肖。

    圭心寺前是一片開闊的平壩,平壩左右兩側屹立著一對古塔,塔高約10余米,左側古塔名為“釋迦塔”,右側古塔為“觀音塔”,兩塔相視而對,遠遠看去甚壯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