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勒凡塔石窟
日期:2016/12/14 12:31:00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埃勒凡塔石窟(ElephantaCave),印度中世紀印度教石窟。位於距孟買約10千米的海島上,16世紀由葡萄牙人登陸時發現一石雕大象而命名,有5座石窟,象島石窟指的第1窟,約建於8世紀。石窟為一鑿空山巖的濕婆廟,窟平面呈十字形,列柱林立,邊長約40米,西端另鑿一供奉林伽的獨立式方形祠堂。祠堂四門兩旁各立有兩尊高浮雕守門神巨像,石窟門廊兩側及窟內巖壁上有9幅巨大的高浮雕嵌板,所刻內容為印度教大神濕婆的各個不同側面,著名者有5號石窟內高約5.5米的石刻巨型胸像《濕婆三面像》,這是一座三面胸像,正面代表創造者,神情莊重,左面代表毀滅者,面目猙獰;右邊代表守護神,面帶笑容。此外,關於體現舞神、濕婆斬魔、濕婆婚戀的雕刻也是世間少有的傑作。象島的石窟雕刻生動細致,無不洋溢著生活的氣息。石窟雕像造型渾厚、雄勁而典雅,充滿神秘主義的象征。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象島石窟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