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現存最古老的木構建築——保國寺
日期:2016/12/14 13:20:28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保國寺並不是以其宗教寺廟聞名於世,而是因為精湛絕倫的建築工藝令人歎為觀止。寺內的大雄寶殿(又稱無梁殿),是長江以南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木結構建築之一,存有大雄寶殿、天王殿、唐代經幢、觀音殿、淨土池等殿宇古跡。保國寺古建築群占地面積13280平方米,建築面積7000平方米,寺外28公頃自然山林。
保國寺是我國江南保存最完好的北宋木結構建築,是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保單位。
大雄寶殿建築是寺內主建築,重檐歇山式,是江南現存最古老的木構建築,其面闊三間(11.91米),進深三間(13.35米),成縱向長方形。大雄寶殿氣勢雄偉,全部結構皆用斗拱裼巧妙銜接和精確的榫卯技術,不用一釘而將建築物的各個構件牢固地結合在一起,承托起整個殿堂屋頂的重量。
無梁殿
其實大殿是有梁的,不過被藻井、天花等擋住罷了。另一方面跟供奉過的無量壽佛--諧音有關。大殿在建築上有其獨到之處:1.平面布置進深大於面闊,呈縱長方形;2.在前槽天花板上絕妙地安置了三個镂空藻井;3.采用了復雜的斗栱結構,斗栱與昂都用榫卯巧妙銜接在一起,不用一枚釘子,整座大殿穩巧有致,有很好的防風抗震能力;4.柱子的設計更是別具匠心,外觀呈瓜稜狀,柱心四根小柱拼合,外面再包鑲四瓣木條,既節約木材,又不影響牢固,且外形美觀。柱身有明顯側腳。5.不對稱。大殿佛台西側柱頭上為方形木質栌斗,而東側柱頭上卻為圓形石質栌斗;斗栱裡轉跳東側為四跳,而西側為五跳。保國寺大殿在建築上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是宋《營造法式》的典型實例,反映了當時建築上的獨特風格和力學研究上達到的高水平。
以上圖片均來自@昂昂千裡
在《保國寺志》中記有不少前人題詠:"山岙藏得古招提,宮殿巋然結構奇","升斗昂栱人巧極,祥符千載永留名"。贊歎大殿在結構上的雄偉新奇。
推薦閱讀:
中華第一木樓——飛雲樓
最高最古的木塔式建築——釋迦塔(圖)
山東聊城余木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