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西沙埠古城要建遺址公園

西沙埠古城要建遺址公園

日期:2016/12/14 13:11:15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萊西西沙埠曾是萊子國的中心區域,到了魏晉時慢慢消失。如今,隨著眾多遺址內文物的發現,古城遺址成了"國寶"。在遺址的周圍,還相繼發現了多處大型墓葬,讓西沙埠古遺址文化更加豐富厚重。記者昨天從萊西市博物館了解到,萊西市已正式啟動西沙埠考古遺址公園保護規劃立項申報工作,將西沙埠遺址公園打造成集遺址保護與展示、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相結合的城市主題文化公園。

    遺址隨處可見瓦礫標本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沽河街道西沙埠村西的西沙埠村遺址。萊西博物館館長柳香奎介紹,西沙埠遺址屬大沽河流域沖積平原地帶,早在1999年,就出土了眾多珍貴文物。經過幾次考古調查發現,西沙埠遺址為長方形布局,區域內隨處可見瓦礫標本,從斷崖處可見深淺不一的文化層堆積,最深處約有2米,最淺處有0.5米。

    "西沙埠遺址史稱北魏長廣故城址,根據考古調查和出土文物來看,北魏長廣故城應該是其下限,而其真正的古城文化應該是戰國至漢代時期。"柳香奎館長介紹說,長廣故城址總面積約110多萬平方米,分布區域現主要由西沙埠、鄒家疃、前莊扶和長青四個村所轄。

    據介紹,從出土的柱礎、瓦當、石磨和陶圈水井的地點看,西沙埠遺址北部應為居民區,中部偏南的位置有大型殿堂設置,南部為屯兵關防要地。墓區大致在西北向,即長青山以北的大架山一帶。 
    這裡要建遺址公園

    "已經報請立項,這裡將建一座遺址公園。"柳香奎說,西沙埠遺址1999年12月被公布為青島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12月公布為第三批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去年3月被批准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今年3月31日至4月10日,經省文物局批准,由萊西市博物館及青島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組成的文物考古隊,對西沙埠遺址進行了全面考古調查。目的就是為充分開發利用這一文化資源,建立遺址公園。

 
    考古人員對西沙埠遺址分布區域、周邊村莊以及與遺址相關聯的長青遺址、大架山古墓群、下馬莊古墓群等文化遺跡進行了發掘調查。其中,大架山古墓群已於2013年10月被公布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年代與西沙埠遺址相吻合。專家分析認為,大架山古墓群應為西沙埠古城遺址所屬墓葬區。隨後,考古專家對西沙埠遺址100多萬平方米范圍內進行全面考古鑽探,基本確定了地下遺址核心地帶的分布范圍為500米×500米。在遺址中心區發現地下有長50米、寬30米的夯土台基,推測為當時官署建築基礎。而西沙埠遺址的更多神秘面紗,將隨著下一步考古逐漸揭開。 
    遺址出土珍貴瓦當

    柳香奎介紹,多年來,西沙埠遺址出土過不少文物,以陶器為主,石器、銅、鐵器次之。陶器中以高柄豆、陶罐、陶棺和陶盆最具代表性,石器有柱礎和石磨,鐵器有鐵鋤和一些器形不辨的鐵器殘塊。建築構件頗多,有磚、筒瓦和半瓦當、圓形瓦當等,其中曾出土的一件"千周萬歲"樹木文字紋半瓦當和一件卷雲紋圓瓦當十分珍貴。

    近幾年考古發現,西沙埠一帶從新石器時代早期就有人類聚居。在古城西北角和西南角處,先後發現了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址。古城前後延續幾千年,又處於戰國時期的萊子國中心,據猜測,西沙埠遺址極有可能就是萊子國的都城。 
    相關新聞:

    遺址附近現魏晉古墓

    "在西沙埠遺址不遠處,又發現了一處古墓葬,推斷是與西沙埠遺址相關的貴族墓葬。"柳香奎說,前不久,在西沙埠遺址附近的下馬莊,居民在一片草叢中發現了大量古磚遺跡,考古人員現場發現,這是一處古墓葬。4月10日至15日,由萊西市博物館、青島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組成的文物考古隊,對下馬莊古墓葬進行了搶救性清理發掘。由於早年被破壞,墓室內的棺木屍骨腐爛嚴重,出土的器物有五铢銅錢10余枚、白陶罐1件、殘陶器3件、殘鐵劍2件;出土的墓磚上有烏龜紋、菱形紋、繩紋、文字紋(疑似)等紋飾,紋飾多達六種。據出土器物分析,該墓應是魏晉時期,懷疑是和西沙埠遺址有著緊密相關的貴族墓葬,為遺址增添了新的考古資料。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