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一萬余件西沙出水文物“落戶”海南省博物館

一萬余件西沙出水文物“落戶”海南省博物館

日期:2016/12/14 21:41:25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L.rtC!O-X0一萬余件西沙“華光礁Ⅰ號”沉船出水文物,在廣東陽江經過兩年時間的科學處理和修復之後,近日安全運抵海南省博物館。

_Kevzno0

J/t.`6n(^4_m)sf0據海南省博物館館長丘剛介紹,這批精美瓷器入藏海南省博物館後,將和西沙“華光礁I號”沉船船體構件一起進行科學保護。海南省博物館二期工程——南海博物館也將依托保護修復的“華光礁I號”沉船及沉船中出水的一萬余件瓷器來進行布展。

*d.f9lyU7e0 99古建網1No{B`;kZ

海南省博物館保管部主任高文傑說,7月5日,“華光礁I號”沉船遺址出水的一萬余件文物共209箱,從國家博物館陽江水下考古與培訓基地運抵海南省博物館。這批文物以瓷器為主,此外還有銅鏡殘片、鐵器等,包括碗、盤、碟、瓶、壺、粉盒、罐、缽等。瓷器有青白釉、青釉和醬釉幾種。瓷器的窯口和產地主要是福建南安、晉江、德化、松溪等地的宋代窯址。此外,還有一些青白釉瓷器來自江西景德鎮湖田窯。這些瓷器的時代為南宋中晚期,距今800余年。

V,X nA1i mv}0 99古建網~ K9LrjS8F;Vy} rL

丘剛表示,2007年,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國家博物館水下考古學研究中心與海南省文體廳組織全國水下考古力量,對西沙“華光礁Ⅰ號”沉船遺址進行發掘,出水有800多年歷史的文物一萬余件。它們被運抵廣東陽江後,歷時兩年,經過科學的脫鹽脫水處理,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現已完成基本修復。

8M/i"y)m^@5y)W&z~]0 99古建網$QVx/N jxkj a

丘剛說,一萬余件西沙“華光礁Ⅰ號”沉船出水文物具有重要科研意義,表明居於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要沖的南海諸島蘊藏著豐富的水下文化遺產,是中國人最早到達和最先開發南海諸島的見證,也為我國航海史等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99古建網'O$V+V,^Gfs0|U!q

營造天地中國古建築網 http://www.yingzao.com TAG: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