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江西南城:岳口益王家族墓群

江西南城:岳口益王家族墓群

日期:2016/12/14 12:54:15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江西南城:岳口益王家族墓群

    益宣王陵墓發掘現場--繼妃孫氏墓葬

江西南城:岳口益王家族墓群

    墓葬用石灰蓋頂

    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南城縣岳口鄉長興、游家巷村的七寶山(亦稱女冠山)。

    萬歷二十九年(1601),洪門、岳口被劃定為益王家族墓區。岳口墓葬區在岳口鄉,包括長興、游家巷,為益王朱祐槟系第三代墓葬區,此地葬有該王系的郡王、郡主、鎮國將軍等,有益昭王朱載增、益宣王翊鈏、益敬王朱常氵遷、益定王朱由本及其子孫。兩地墓葬建築格局相似,墓前設神道及神道碑,神道兩旁豎有文武官吏、石人石馬。但該地目前已被廖坊水庫蓄水所淹沒。

    益昭王朱載增陵墓:

    其陵墓在岳口游家巷村北的女冠山七寶窠,是與王妃章氏、鄭氏的合葬墓。墓地正南面臨盱江,背靠大山,以圍牆為邊界,與宣王、敬王陵墓神形相依,規模宏大。昭王朱載增陵寢的山牆長50丈寬30丈,早已被廢,有“享殿”遺跡。“文革”期間陵墓被盜。

    第四代益昭王朱載增(1516-1546),益恭王朱厚炫嫡長子。嘉靖六年(1527)封崇仁郡王,未及襲封王位,即在嘉靖二十五年(1546)去世,死後追封為益昭王。後由載增的長子翊鈏襲祖受封益宣王。

推薦閱讀:

冬末游玩的9大美景

福州三坊七巷收費款項主要用於文保修繕

“三坊七巷收費”是為更好保護利用文化遺產

徐州: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公布


    益宣王朱翊鈏陵墓:

    第五代益宣王朱翊鈏(1537-1603),陵墓在岳口游家巷村北女冠山七寶窠,是與王妃李氏、繼妃孫氏的三人合葬墓。陵墓正南面臨盱江,同在其父圍牆內。用青磚砌成一圹三椁室,平面呈橫長方形,圹內以兩堵平鋪直砌的磚牆隔成並列的左、中、右三室。每室置放木棺一副,互不相通。每室長2.4、寬1.04、高1.2米。棺之上各蓋有一塊綠色石板,長3米,寬1.5米,厚0.27米。三塊石板均為槽搭合縫。石板及其邊沿上有0.80米厚的石灰糯米汁澆漿,呈斜坡形,故墓頂平面呈覆斗狀,斷面呈梯形,蓋頂長5.70米,進深3.60米。在椁室前牆外,做有圹志室,室橫長3.40米,高1.1米,進深1.5米,用紅砂石蓋頂,青石磚砌牆,內豎置圹志。牆室隙處用石灰填塞。三棺均為大紅漆,楠木質,保存較好。原有的圍牆、“享殿”被廢,文武石翁仲、石龜等只存遺跡。

    朱翊鈏生於嘉靖十六年(1537),卒於萬歷三十一年(1603)。為益恭王朱厚炫長孫、益昭王長子,當國44年,終年67歲。李氏卒於嘉靖三十五年(1556)。繼妃孫氏卒於萬歷十年(1582)。其墓葬屬典型明代晚期墓葬。1979年12月,益宣王墓被岳口公社游家巷大隊社員在挖渠時發現。次年3月,江西省文物工作隊會同南城縣文物保護小組清理了李、孫二妃的棺椁。整個墓葬出土器物非常豐富,出土金、銀、玉、銅、瓷和冠服等飾品共計450多件,為研究明代手工藝和冠冕服制提供了一批珍貴的實物資料。現藏江西省博物館。 

江西南城:岳口益王家族墓群

    益宣王墓出土的交領蟒袍 

江西南城:岳口益王家族墓群

    益宣王李妃襖、裙 

推薦閱讀:

冬末游玩的9大美景

福州三坊七巷收費款項主要用於文保修繕

“三坊七巷收費”是為更好保護利用文化遺產

徐州: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公布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