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氏家族等造石佛塔”終回家
日期:2016/12/14 13:04:06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劉氏家族等造石佛塔”
制造年代:公元690年至741年之間
出身地點:亳州山桒縣(今天的蒙城縣及周邊地區)
文物價值:具有非常高的藝術價值,是我省近年來迎回的最具“重量級”文物
回家經歷:台灣知名人士葉景成幾十年前從海外購得,2013年初捐贈回大陸,臨時存放在天津市武清區,昨日正式回到家鄉安徽。
見證了1300年的時光,出自我省蒙城縣的唐代“劉氏家族等造石佛塔”在外流浪多年後,昨日正式被迎回家鄉。這件由台灣知名企業家葉景成捐回大陸的佛塔,是我省近年來迎回的“重量級”珍貴文物,未來它將永久入藏安徽博物院,迎接八方賓客欣賞。
飽經風霜唐代佛塔昨回故鄉
昨日上午,在安徽博物院三樓一個展廳中,“劉氏家族等造石佛塔”靜靜伫立。這樣安靜的時光,它等待了太久。柔和的燈光下,佛塔上的佛像、力士栩栩如生,塔身上200余字銘文清晰可見,不時有觀眾上前仔細端詳。而作為流失海外的珍貴文物,正是這些銘文幫它找到了家。
這座“劉氏家族等造石佛塔”是2013年初由台灣知名人士葉景成捐贈回大陸的,當時一起回到大陸的還有另外31尊佛首、佛像,被臨時存放在天津市武清區。在獲悉其中一座佛塔可能出自安徽的消息後,在安徽省文化廳組織下,安徽博物院組成專家組為佛塔“尋根”。從佛塔塔身側面銘文上提到的“亳州山桒(sng,即"桑")縣”,我省文物專家判斷,它的“出身地”應該在今天的亳州市蒙城縣及周邊地區,也就是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之前的“亳州山桒縣”。經過兩岸權威專家的反復考證,最終確定這座佛塔出自安徽,制造年代為公元690年至741年之間。
身份尊貴唐代佛塔價值非凡
唐代佛塔本身已不多見,由於我省皖北地區古代多戰亂、水患等,保存到今天的唐代佛塔更是非常稀有。記者從省博了解到,這座“劉氏家族等造石佛塔”是以“珍貴文物”的身份回家,從歷史、藝術、科學三個角度來說更是具有非凡的價值,也是我省近年來迎回的最具“重量級”的珍貴文物。
安徽博物院相關專家告訴記者,“劉氏等造石佛塔”塔身銘文記錄了佛塔的建造緣由、捐建人、地域、時代等信息,這對一件文物來說,有著較高的研究價值。
經過考證,這座佛塔的制造年代應在武周至唐玄宗天寶元年之間,也就是唐朝國力最為鼎盛的一段時期,因此佛塔的制造工藝也非常高超,塔身上雕有蹲獅、力士護法像和佛像,威嚴生動,具有非常高的藝術價值。“佛塔的形制、建造風格等也對我們研究唐代佛塔的型制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永久落戶真品即將與市民見面
對這尊唐佛塔回家,天津市21日專門舉行了恭送儀式。安徽博物院的專業人員也提前對其進行專業修復、加固後接它回家。昨日上午,我省也為這件珍貴文物舉行了隆重的文物回鄉儀式。
為了讓觀眾第一時間欣賞佛塔風采,省博在展廳中特意先行安放了一座逼真的復制品,真正的“劉氏家族等造石佛塔”也將盡快與觀眾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