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梅林廟
日期:2016/12/14 12:57:15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下梅林廟是慈溪歷史上抗擊外寇入侵的重要紀念性建築。明嘉靖年間,浙江沿海屢遭倭寇侵犯,盜襲燒殺,民不安生,龍山雁門一帶受害尤甚。查閱《鎮海縣志》,僅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就接連出現五次倭寇登岸騷擾事件。為抵御倭患,當地鄉民壯懷激烈、浴血奮戰。鄉民楊一率領青年十余人持矛奮戰於海塗,連殺數倭,力戰而斃,賊解其屍,屠腸懸之;生員戎良翰家居靈緒,倡議集結鄉兵百余人,在邱家洋與賊格斗,斬二級,力戰不支,中流矢而亡;生員倪泰員募兵四百從守備楊缙,擊賊於龍山,至是賊據雁門,泰員協同官兵,獨抵賊巢,殺賊頗眾,值天暮,賊出死斗,泰員與家兵四十二人全部殉難。
正當浙東一帶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際,抗倭名將戚繼光以寧紹參將銜率兵赴龍山城,會同阮鹗、俞大猷、盧镗等多次與倭寇在金家岙、雁門嶺、王家團、邱家洋、龍山所一線鏖戰,殺得倭寇聞風喪膽,立下了赫赫戰功,使當地百姓重獲安寧之日。人們為了報恩載德,在他們浴血奮戰之地,建上梅林廟、下梅林廟,並塑像祭祀。
上梅林廟早年已毀,下梅林廟位於龍山鎮邱王村境內的石壇山南麓,苦戰嶺(因明代在此抗倭苦戰而得名)下。據《鎮海縣志》記載:“明嘉靖間,少保胡宗憲率總兵戚繼光平倭到此,裡人德之建廟,即以公字梅林顏其額。”旁附祀戚繼光。廟以胡公而名,是因為他位居戚繼光之上。據傳,胡宗憲未曾親臨疆場抗倭御敵,故廟內祭祀習以戚將軍為隆。
下梅林廟總體為中軸線布局。軸線上原有前殿、戲台,惜早年已拆,僅留基址。後進為大殿,磚木結構九開間硬山頂建築,通面寬26.5米,進深11.5米。明間為抬梁式,正中原懸掛“保國平寇”四字大匾,梁架雕刻人物花鳥。大殿左右建二間二弄廂房。下梅林廟建築雖簡樸無華,卻折射出血雨腥風的非凡歲月,恰似一位飽經滄桑的“歷史老人”,有著說不完、道不盡的撼人故事。
時至今日,步入龍山邱王村,下梅林廟、苦戰嶺、泥鳗船、倭子窩、烽火台、倭刀、倭豆、光餅和砂井等一大批與抗倭相關的事與物,組成浙東一帶密集的抗倭景觀,成為向廣大群眾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1982年5月,慈溪縣人民政府將下梅林廟公布為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推薦閱讀:
探秘莫高窟空間
蔣氏故居
猛洞河
鐵琴銅劍樓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