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走進下梅古鎮 探尋武夷遺韻

走進下梅古鎮 探尋武夷遺韻

日期:2016/12/14 13:03:02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武夷山綿延在中國東南,一片蒼翠圍出一片清幽,下梅古鎮就位於美麗的武夷山腳下。尋覓武夷古風,走進這個明清風格的古鎮,這裡的歷史,可以追溯千年,到下梅旅游,就會沉浸在千年的夢裡。

    下梅村位於武夷山市東部,村落建於隋朝,裡坊興於宋朝,街市隆於清朝。山護村落,水養邑人,山環水抱營造了一個封閉安谧型的村落,素有“文史精品古村落”的美稱。村內的祠堂、古井、老街、舊巷與民謠、山歌、龍舞、廟會交融,構成典型的南方水鄉風格,顯出村落獨特的魅力。村內現留30多座的清代古民居建築,結構以磚木為主,石砌牆基,柱礎以木為主,結合精巧的閨樓、書閣、花園、經堂、廂房,形成了下梅民居的獨特風格。設置的四方天井,一重天井一重廳,以便於采光、集雨、通風,體現了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



    下梅古鎮的格局宛如棋盤,不似其它古鎮早已有現代的入侵,小橋流水風景依舊,朝朝暮暮清淨恬淡。到下梅古鎮旅游,靜靜坐在溪邊,看紙花燈輕輕漾動,便會迷戀上這裡的慢生活。

    古民居“三雕”(磚雕、石雕、木雕)景觀尤為首推,是下梅古民居的一枝奇葩。每座民居的大門都有精美的磚雕裝飾,融人物、花鳥、山水、器皿於一體,人物逼真,環境親和,蘊意深刻。尤以鄒氏家祠、鄒氏大夫第的“小樊川”、“參軍第門樓”、“西水別業”、“隱士居”、“方氏參軍”等最為出色。還有柱礎、石基和石花架上的石雕圖案,挑梁、吊頂、欄桿、窗棂等的木雕圖案,精彩紛呈。


    儒學正堂內設私塾,保留多張半月形木桌,上廳有賞月樓等附屬建築,體驗一下古代學習之地。至今還可以看到屋內牆壁上的“候選儒學正堂的捷報”———貴府陳老爺名镛,奉旨鄉薦以五經中式第一名貢元,咨吏部候選儒學正堂。

    所謂書香門第,大概就是這般,整個的下梅古鎮,飄著一股淡淡的墨香。這股香味飄歷史,飄到現在,跟著旅游網尋覓武夷山下的古風,在下梅古鎮盡情游玩,享受古鎮旅游的那份惬意。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