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長通路清真寺
日期:2016/12/14 13:04:49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周圍高樓林立,清真寺顯得格外幽靜
長春長通路清真寺
中國的城市化發展到今天已有一個世紀了。長春作為城市,是從1898年開始。從修中東鐵路開始有了二道溝火車站,長春開始進入城市狀態。然後1931年偽滿洲國把它當做首都,長春擴大起來了。但已經城市化近百年了,城市居民好多人還是農民習俗。這個變化有個緩慢的過程。但現在社會快速發展,所以會有不適應性。社會發展一加速,社會變革就頻繁化了,我們面對著一個頻繁變革的世界。從進入二十世紀,中國社會就開始加速發展,隨之而來的就是變革頻繁化。——摘自《邴正講演錄》
在長春市區,有一組特殊的建築群。它是中國傳統的宮殿式建築,磚木結構,雕梁畫棟,古色古香,幽靜典雅。
它是長春遺留下來的老建築中歷史最久遠的,也是唯一的一組清代古典建築群。它坐落在鬧市區,但多年以來,卻鮮為人知,甚至連一些長春本地人都不了解。它就是位於長通路上的清真寺,它也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色古香的建築群
長通路建於1913年,是火車站通往東大橋的主要道路,清真寺就位於長通路中段北側幾十米外。長通路清真寺始建於道光四年(1824年),位於東三道街的東門裡,鹹豐二年(1852年)遷建到現址,寺院歷經多次修繕。
2012年6月中旬,記者來到這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走訪時,清真寺周邊正在施工,新建的牌樓巍峨雄偉,和院內的望月樓呼應,在長通路上遠遠地便能看到。該寺管委會主任金樹淇和副主任米聚慧向記者介紹了這處建築的有關情況。
清真寺院內面積約為1.2萬平方米。左側是宮殿式大殿,前1節為卷棚(抱廈),單檐歇山式,斗拱飛檐。半圍風雨廊由10根大紅立柱支撐。後3節為前殿、中殿、後殿,勾連搭式組合,外觀各為硬山式。
正西面為“窯殿”,望月樓建於窯殿之上,高約33米,是一座六角亭式建築。
據長通路上的老住戶介紹,長春解放前後,長通路北側全是平房,清真寺望月樓是這一帶最高的建築。當時在八裡堡能看到市內兩個建築,一個是二馬路的望火樓(位於長春大街與亞泰大街交會處西北側),另一個就是清真寺的望月樓。
大殿對面為3間仿古式帶前廊的對廳,北廂房為講堂、會客廳、寺管會辦公室等。
記者仔細察看了這些古建築的細部特征,大殿前的立柱為純紅松木,歷經百余年,外表雖有些斑駁,但依然沒有任何損害。牆上精美的磚雕和木結構的各種圖案,都是中國傳統文化在古典建築風格上的典型體現。
繁華的長通路車水馬龍,走在街上不禁讓人有些浮躁。但走進這處古建築,卻讓人感到耳目一新,古色古香的院子和花草樹木的氣息,再浮躁的心情也能迅速平靜下來。
消失的“九龍榆”
采訪中,記者聽到了一件讓人頗感遺憾的事情。寺內原來有一棵大榆樹,樹高有十五六米,主干需三人以上才能環抱過來,主干以外有9個以上分支,向不同方向延伸到20米以外,俗稱“九龍榆”,也叫“傘樹”。
但不幸的是,“九龍榆”在“十年動亂”期間受到破壞,加之管理不善等原因,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後,“九龍榆”的樹干上爛出了一個大窟窿,一下雨就進水。寺裡曾對該樹進行保護,但還是沒能改變其厄運,“九龍榆”樹枝、樹干逐漸枯死。到了1997年,“九龍榆”徹底地死掉了。1998年,寺裡將枯死的“九龍榆”伐掉了。伐樹時,所有人的心情都非常沉重,因為在大家心裡,它早已成為這處古建築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靜靜守望的拴馬樁
在清真寺的正門外,一對形態逼真、形象可愛的石獅分外惹眼,這是一對拴馬樁。這兩根拴馬樁青石材質,樁高2米,樁體為柱形,樁上立有石獅。
2004年10月18日下午,工人們在對清真寺的配殿進行拆遷時,挖出兩根“石柱”。據鑒定,這兩根“石柱”是拴馬樁,為清代文物。
在長春市檔案館珍藏的長通路清真寺的老照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這兩根拴馬樁。可惜的是,這對拴馬樁卻在“十年動亂”時期突然消失。如今,這對重見天日的拴馬樁又被安放在清真寺門前。
栩栩如生的兩只小獅子仍舊歪頭對望著,它們已經在門前對望了一個多世紀,也為這座古寺守護了一個多世紀。
一塊無字碑的傳說
在正門西側的大牆內,一座石碑引起了記者的注意,走近一看,碑身上卻一個字也沒有,竟是一座無字碑!武則天的墓前立著的無字牌,讓後人傾盡想象,成為武則天留給後世的一個謎團。難道這塊無字碑也有什麼典故嗎?
據生活在這裡的老人們講,歷經滄桑的長通路清真寺,在偽滿洲國時期也遭受了日本帝國主義的蹂躏。當時,日本特務川村狂堂強迫當地群眾為他樹碑立傳,憤怒的人們將此碑埋於地下。1987年,人們將這塊無字碑從地下起出重新立起,成為長春民眾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統治的見證。
長通路地塊一直是人口密度較大的棚戶區,2007年,該地塊拆遷改造項目拉開序幕。一直被各類建築遮擋的清真寺,終於露出真容。現在,只要在長通路上經過,就能看到它的面貌。
多年來,政府一直非常重視這處古建築的保護和修繕,特別是從去年開始,相關部門再次撥款,對清真寺及其周邊環境進行維修、治理,門前的綠地和廣場也正在加緊修建。工程全部完工後,這處古色古香的老建築,將再次在世人面前煥發光彩。
推薦閱讀:
神奇俞源古鎮
伏羲廟說伏羲文化
甘肅伏羲廟古建築
花間堂•周莊季香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