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拱寺石窟
日期:2016/12/14 12:54:44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石拱寺石窟位於華亭縣城南22公裡的上關鄉半川村。開鑿於北魏定宣武年間,現有窟龛十四個,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石拱寺石窟,位於華亭縣南上關鄉馬灣自然村,距縣城約五十華裡,隔小溪便是陝西省隴縣地界,石窟開鑿在小溪旁西崖壁上,坐北向南,共十四個窟龛。多數窟龛已破壞,現存較好的有九和十一窟。
九窟:平面為馬蹄形,穹窿頂,窟內分正中龛,西龛,東龛三組造像。
正中龛雕釋迦,多寶對坐說法相,兩側侍立二菩薩二比丘。二佛高肉髻,面部清秀,著袈裟,半結跏跌座。二菩薩均著衣蔓冠,上身袒露,下著衣裙曳地,披巾自雙肩搭下於胸前交叉。旋上卷攏於臂,拖垂至地。二比丘均著袈裟。
十一窟:平面呈馬蹄形,穹窿頂,窟三壁各開一園形淺龛。保存比較好。
正龛雕一佛二菩薩,龛外兩側各浮雕一立佛,龛外下方兩則各浮雕三供養人。佛高肉髻,內著僧祗於胸前打結垂下,外著褒衣博帶袈裟,半結跏跌座。二菩薩高髻寶冠,帶項圈,上皮袈裟,下著裙,裙裾曳地外揚。龛外二佛高肉髻著袈裟,通身背光為蓮瓣形。
窟內南壁頂雕一園拱淺龛,內一佛二菩薩。龛西東兩側分三層雕像。上雕維摩及文殊對坐圖,浮雕眾比丘聽法,中層,下層均雕供養人,供養人男頭束巾帻,寬袖長衣,女高發髻,寬衣長裙。
窟頂正中浮雕一園蓮,蓮瓣形尖瘦,蓮四周分四格,每格內浮雕對稱雙手捧衣飛天各二身,似一男一女。飛天均高發髻,長裙裹足,披巾搭於雙肩向後飄揚,體態生動。
此窟是保存最好的一窟,造像布局,雕刻手法,姿態表情均有獨到之處。造像、浮雕,比例適中,衣紋流暢,面部表情生動端莊,笑中含情,栩栩如生。此窟開鑿於北魏晚期(公元512年),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現為甘肅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