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濟南南大寺

濟南南大寺

日期:2016/12/14 12:52:31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濟南南大寺

濟南南大寺

濟南南大寺

濟南南大寺

濟南南大寺

    濟南清真南大寺,俗稱禮拜寺,位於濟南市市中區永長街(原濟南舊城西關禮拜寺巷)南口,因別於位於同一條街的清真北大寺而名,是一組融合了中西建築文化的大型伊斯蘭教建築群,為中國伊斯蘭教早期著名的清真寺之一,也是濟南市歷史最為悠久的清真寺。

    歷史

    該寺原位於歷山頂烏滿喇巷,但始建年代已不可考。元代元貞元年(公元1295年)遷至泺源門西、錦缰溝東的今址,原寺則被改建為運鹽司部。

    明正統元年(公元1436年)修建院牆和禮殿,弘治七年(公元1492年)擴建大殿、立南北講堂、僻靜所、沐浴室等,寺門朝向也由南改為東,後明嘉靖、萬歷,清嘉慶、道光、同治及民國初年多次整修擴建為現狀。文化大革命中該寺曾遭到嚴重破壞,一些經書、碑刻、匾額、楹聯、文物被毀,宗教活動被廢止,阿訇遭批斗,禮拜殿被改作工廠車間,並存在亂拆亂建,直到落實宗教政策後由多方斥資整修。

    建築

    該寺平面呈長方形,由望月樓分為前後二進院落,沿寺中軸線自東向西依次為照壁、正門與喚禮樓(也稱邦克樓)、望月樓、禮拜殿,另配建有接待室、沐浴室、講經堂、教長室等。寺正門為拱券頂,門額上書有漢字“清真寺”,門前為雕花青磚照壁,兩旁設有硬山頂偏門。喚禮樓築於正門門頂上層,面闊3間,單檐黑瓦庑殿頂,門額上書有阿拉伯文“平安門”,前院迎面為立在十三層台階之上的望月樓,為木棂玻璃窗式門樓,面闊3間,單檐黑瓦庑殿頂,上書篆體漢字“望月思真”,平脊正中豎有象征伊斯蘭教的新月。過望月樓為二院,迎面為禮拜殿,位於高大的台基上,由建於清代的卷棚式抱廈和建於明代的前殿、後殿三部分組成。抱廈內懸明、清、民國時期的8塊匾牌,並立有明弘治《修濟南府禮拜寺記》、嘉靖《來復銘》兩塊石碑。前殿歇山頂,後殿庑殿頂,共面闊5間,進深8間,可同時容納千人做禮拜。後殿南北各有六扇硬木門扇,兩個巨型圓窗,扇窗棂均雕有《古蘭經》經文,雕工精致,為罕見的中國伊斯蘭古典藝術珍品。

推薦閱讀:

瓦房店橫山書院

普蘭店永安台

大連清泉禅寺

山東牟氏莊園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