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的傳統民居,與西藏的其他文化形態一樣,也具有其獨特的個性。藏族民居豐富多彩,藏南谷地的碉房、藏北牧區的帳房、雅魯藏布江流域林區的木構建築各有特色,就連窯洞也能在阿裡高原上尋見。西藏民居的歷史十分久遠,四千年前的卡若新石器時代遺址已有了豐富的建築遺存。
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是碉房。碉房多為石木結構,外形端莊穩固,風格古樸粗犷;外牆向上收縮,依山而建者,內坡仍為垂直。碉房一般分兩層,以柱計算房間數。底層為牧畜圈和貯藏室,層高較低;二層為居住層,大間作堂屋、臥室、廚房、小間為儲藏室或樓梯間。若有第三層,則多作經堂和曬台之用。
碉房具有堅實穩固、結構嚴密、樓角整齊的特點,既利於防風避寒,又便於御敵防盜。帳房與碉房迥然不同,它是牧區藏民為適應逐水草而居的流動性生活方式而采用的一種特殊性建築形式。普通的帳房一般較為矮小,平面呈正方形或長方形,用木棍支撐高約2米的框架;上覆黑色牦牛氈毯,中留一寬15厘米左右、長1.5米的縫隙,作通風采光之用;四周用牦牛繩牽引,固定在地上;帳房內部周圍用草泥塊、土坯或卵石壘成高約50厘米的矮牆,上面堆放青稞、酥油袋和干牛糞(作燃料用),帳房內陳設簡單,正中稍外設火灶,灶後供佛,四周地上鋪以羊皮,供坐臥休憩之用。帳房具有結構簡單、支架容易、拆裝靈活、易於搬遷等特點。
藏族是一個愛美也善於表現美的民族,因而對於居所的裝飾也十分講究,常見的有在室內牆壁上方繪以吉祥圖案,客廳的內壁則畫藍、綠、紅三條色帶,以寓意藍天、土地和大海。日喀則的民居在門上或繪制日月祥雲圖,或懸掛風馬旗,而昌都芒康的民居則竭力渲染外牆和門窗,富於彩繪裝飾,氣勢不凡。
富有濃厚的宗教色彩是西藏民居區別於其他民族民居的最明顯的標志。民居室內外的陳設顯示著神佛的崇高地位。不論是農牧民住宅,還是貴族上層府邸,都有供佛的設施。最簡單的也設置供案,敬奉菩薩。富有宗教意義的裝飾更是西藏民居最醒目的標識,外牆門窗上挑出的小檐下懸紅藍白三色條形布幔,周圍窗套為黑色,屋頂女兒牆的腳線及其轉角部位則是紅、白、藍、黃、綠五色布條形成的“幢”。在藏族的宗教色彩觀中,此五色分別寓示火、雲、天、土、水,以此來表達吉祥的願望。
還有以牆體裝飾表達藏傳佛教派別的。如薩迦民居的牆上塗有白色條帶,在條帶上再塗以相同寬度的土紅色和深藍灰色色帶,中空為白色,在建築主體或院牆直角轉彎處及較寬的牆面上,還自上而下地用土紅色和白色畫出色帶,以標識該地區信仰的是薩迦派。
西藏最具代表性的聚落方式是宗教聚落。宗教聚落的形成與發展增添了西藏民居的魅力,如拉薩的八廓街民居群即是圍繞大昭寺發展起來的,是城鎮宗教聚落的典型代表。農牧區的民居聚落的形成以寺院為中心,自由布置、彼此錯落,形成不相聯屬的格局。西藏民居在注意防寒、防風、防震的同時,也用開辟風門,設置天井、天窗等方法,較好地解決了氣候、地理等自然環境不利因素對生產、生活的影響,達到通風,采暖的效果。
1959年民主改革以前,西藏大部分居民住著低矮的窩棚,無家貧民只能寄居檐下,棲身道旁。西藏自治區成立後,政府投入大量資金改善居民住房,到1994年,城市人均住房面積達12.24 平方米,農村人均20.36平方米。由於舊西藏經濟發展緩慢,建築材料僅僅局限於塊石加粘土,現在的民居已經充分利用各種現代建築材料,蓋起了許多高層建築,使藏式建築風格得到了更好的發揮。舊西藏絕大部分人家的室內設施極其簡陋,現在電視、收錄機、成套的藏式家俱已進入普通的藏族居民家庭。中國人的改革開放使藏族居民身上有了更多的錢,他們將自己的住房裝修得漂亮且具特色。
居室陳設與裝飾
藏族居室一般分臥室、客廳、經堂和廚房等部分。經堂屬淨地,供奉佛聖,一般不作他用。藏族習慣不用床鋪和椅凳。一般家庭都是靠窗沿牆擺著一圈“卡墊”,形成馬蹄形的環繞形式,或兩面牆擺成直角形,在拐角處或馬蹄形中間安放一張藏桌,供家人或客人圍坐飲茶用膳。“卡墊”上面鋪上漂亮的彩色“沖絲卡墊”。全家睡臥起坐均用“卡墊”。“卡墊”一般高30厘米,寬約1米見方,用細帆布做包套,內裝獨獐子毛或干軟草。“卡墊”質軟結實,隔潮保暖。“沖絲卡墊”是毛紗或棉紗做經緯制成的,它具有編織精密、顏色鮮艷、花紋富有民族特色、經久耐用之特點。
藏族室內家具,主要有藏櫃和藏桌。藏櫃有放書的“比崗”,高約1.1米,上方玻璃對開門。一般放置在坐墊的一角。“洽崗”(意為雙櫃),必須成對,略高於“比崗”、相連擺設在屋內正面沿牆,上面擺放佛龛。藏桌高60厘米左右,為面寬80厘米的正方形,三面鑲板。一面有兩扇門,桌腿形似狗腿。不論藏櫃或是藏桌,表面都繪有各種花紋、禽獸、仙鶴、壽星、八祥徽,四周有回紋、竹節等圖案,色澤鮮艷動人,看上去十分富麗。
藏族住宅的客廳、臥室、門庭和大門兩邊大都繪有各種花飾圖案。一般室內牆上方四周繪三色條紋花飾,下方塗乳黃或淺綠色顏料,柱頭梁面畫有裝飾圖案。住宅大院的門廊兩壁繪有馭虎圖,象征預防瘟疫、招來吉祥;或者畫財神牽象圖,畫中有行腳僧牽來大象載滿珍寶,象征招財進寶之意。藏族普遍喜歡屋內懸掛諸如《和氣四瑞圖》、《六長壽圖》、《聖僧圖》之類的畫,有些人把它畫在室內牆壁或藏櫃門面上。《和氣四瑞圖》。是根據釋迦牟尼講述的故事所畫。古印度嘎西繞地方有大象、猴子、兔子、羊角雞4種動物,它們和睦相處,地方安寧,人壽年豐。圖的周圍是綠色草地和碩果累累的果樹,象征家庭和睦祥瑞。《六長壽圖》中,銀白胡須的老翁坐在鮮花盛開的草地上,周圍繪有從懸崖傾斜而下的小流,悠閒自在的鹿、鶴,以及松樹等,象征全家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