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巴比松畫派的中堅人物柯羅

巴比松畫派的中堅人物柯羅

日期:2016/12/14 13:12:04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羅馬聖天使堡 柯羅 克拉克藝術館藏

    陳燮君 


    陳燮君,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博物館館長、上海市人大常委、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博物館協會副理事長、上海市美術家協會理事、上海市書法家協會主席團委員,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雍卡米耶·柯羅是巴比松畫派的中堅人物。在上海博物館展出的“從巴比松到印象派—克拉克藝術館藏法國繪畫精品展”中,柯羅的作品以風景畫和人物畫為主:《羅馬聖天使堡》、《露易絲·阿爾迪安》、《水邊小路》、《伯約明群島的浴女》和《柳樹林中的洗衣女》等。

    除了《露易絲·阿爾迪安》是以人物畫為主之外,其他作品均是風景畫。

    《羅馬聖天使堡》是他40多歲時的作品,《水邊小路》和《柳樹林中的洗衣女》是他70多歲時的作品,後兩幅作品均以鄉間自然景色為主,橫向構圖,人物點綴在蔥郁的樹木之間,舒展了令人向往的田園景色。

    三十歲未滿的柯羅於1825年離開畫室,走向自然,開始了“回歸自然”的藝術創作。在《羅馬聖天使堡》中,拱橋、聖彼得大教堂的穹頂和聖天使堡橫向排列,前端描繪的是普通船夫的生活情景,在整體風格上依然留有學院派風景畫的傳統基因:古典式的標志性建築、晦暗平均的色彩與構圖、精謹宏偉的神話風景等。

    《伯約明群島的浴女》體現了畫家詩意朦胧的晚期風格。畫面的主體是水中逆光而立的一株參天大樹,隱寓場景的密閉性和私密感。右側的山石和左側草木繁茂的堤岸增強了這種隱密的氣氛。葉縫間透下柔和的陽光,靜谧和諧,波光粼粼,宛如在仙境之中。

    類似《伯約明群島的浴女》題材的作品在巴黎還有收藏:奧賽美術館藏的《朝,林妖的舞蹈》、《仙女之舞》和盧浮宮藏的《蒙特楓丹的回憶》等。

    1850年的《朝,林妖的舞蹈》一改沉悶的古典色調,畫面優雅且妩媚,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銀灰色調的大膽應用,婀娜和飄曳的樹枝富有女性的情感,這一年經過章程的修改,柯羅終於成為官方沙龍評審委員會的委員。

    柯羅在寫實的實踐中交出了自己的“試卷”《仙女之舞》和《蒙特楓丹的回憶》:左側人物飄逸靈動,纖細與厚實的樹枝筆筆刻畫精細,就連搖曳著的枝端上的細桿和嫩葉都錯落有致而不雜亂無章,構圖與色彩上充滿空靈通透的光的生命力。柯羅畫的是從自然環境中經過腦中提煉的自己心中的意向風景,即自己心中的自然情趣。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