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貴州遵義縣:陳公祠閣樓

貴州遵義縣:陳公祠閣樓

日期:2016/12/14 12:54:14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貴州遵義縣:陳公祠閣樓

    陳公祠閣樓系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遵義縣尚嵇場鎮中心。閣樓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由鄉紳張書田、李镳等發起創建,目的是紀念播州知府陳玉壂致力引種養蠶努力發展地方經濟的政績。集江南名樓黃鶴樓、岳陽樓之特點,造型優美、雄偉挺秀、蔚為大觀。

    閣樓總體布局為“山”字形結構,坐北向南,中間主閣高聳、飛閣流丹、琉璃滴翠、氣勢輝宏。六面飛檐所系木魚銅鈴,在半空中,隨風飄動叩擊,“叮當”之聲在場鎮上空回蕩。兩側建有陰陽閣陪襯,左右建築物講究對襯,“陰陽閣”亦稱藏書閣,為重檐歇山頂式建築,形若小廟。整個建築多處脊端為吻,在戗脊、正脊、樓壁檐柱梁上有镂空雕塑和個別有戲劇故事,花草樹木、飛禽走獸圖案的線浮雕,多處窗沿、框沿、脊沿是優美的泥塑圖案和花紋。其雕刻工藝精湛,惟妙惟肖,具有較高的藝術價植和欣賞價值。

    主閣底層是開放型設計,8根合抱大柱子挺拔於正中心,兩旁邊壁柱上掛有地方名人何器之的對聯手跡。上聯是“閣樓正中心訓烏江子弟八千破浪乘風驅倭寇”,下聯是“弦歌大眾化本泗水淵源一貫騰蛟起鳳繼柴翁”體現了當年地方人士興辦教育,抗日救國的滿腔熱情。

    閣樓下面講究布局,後面是四合院,內有碑亭、走廊、花壇、圍牆。前面是兩廂,和正中所造延伸的長廊又構字平面的“山”字形結構,和主建築立體的“山”字形結構上下呼應,顯得端莊而穩重,體現了建閣紀念主人公精神如“山”之偉大的造詣。大門高八尺,寬六尺,兩扇木門厚重,需用力才能推動。前面圍牆很高,牌坊造型有泥塑圖案花紋,幾棵林白菜栩栩如生,襯托出大門的莊嚴、瑰麗。車側圍牆高低錯落有致,最高處於有五丈左右,對主建築閣樓有保護區作用,讓人產生一種閣樓在此拔地而起的立體感覺。

    整個建築木材質量好,上下棵柱歷經風雨數百年而未有蟲蛀現象,是古建築中極少有的奇跡。陳公祠閣樓推技於尚嵇場鎮中心,遠眺群山雲海,近傍綠水清泉,朝朝暮暮,與日月爭輝,彩霞為伴,展現著四季的風花雪月風采,是貴州黔北一道靓麗的景觀。

推薦閱讀:

清光緒款粉彩夔鳳紋碗

花果山漢墓大棺發現少量木質文物

廣州:現身千年屍骨(圖)

泰州市春蘭路工地古墓昨開棺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