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壽峰寺

壽峰寺

日期:2016/12/14 12:54:53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壽峰寺



    壽峰寺位於大營鎮李坪村後窯,於2012年9月13日平頂山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此寺院是原豫西軍工處兵工廠一分廠舊址。寺院石碑記載,於清朝康熙和清朝道光25年兩次重修。寺院創建時間無從查考。 
   《豐潤縣志》記載:“壽峰寺,在縣南二十裡車軸山,有無量閣一、塔一,宋崇熙間建。”該志卷之六《雜記》又載:“縣南二十裡曰車軸山,奇峰特起四面皆平田也。對縣城為前案,卓筆峰術者,謂文明之徵也。金源之撫幽薊居士張翁,於山巅右方築窣堵波高插雲表,而左方建無梁閣,上下曲折皆甃磚無過木,淳樸渾堅,玲珑秀拔……”閣前右方有蟠龍石碑一通,上刻:“閣重修於宋金 
    重熙六年(公元1037年),其初不知誰氏施巧技,無木以起之……”壽峰寺由無梁閣、藥師靈塔、遼代陀羅尼經幢、明《增修車軸山無梁萬佛閣記》碑、民國時期文昌閣和文昌閣修建記事碑組成。主建築面南背北一字排開,占地面積1260.9平方米。 
    壽峰寺中無梁閣居中,始建於遼重熙年間,初為1層,明萬歷年間大修增至3層。無梁閣通高28.5米,面闊3間12.5米,進深3間9.9米,為三重檐琉璃瓦頂。1層至3層屋檐下均施磚仿七踩斗拱,2層正面建有漢白玉欄桿的月台和走廊。第1層和第3層為磚砌弧形拱券頂,2層為木制頂。1層樓梯建在東西兩側承重牆內,由裡側小門進入攀登,折復通至2層。2層閣內東側建有木制樓梯,游人藉以登至3層。1至3層券頂繪有雲紋、龍鳳紋相間的方格天花彩畫。閣前置遼代陀羅尼經幢和明代萬歷年"增修車軸山無梁萬佛閣記"碑。藥師靈塔為花塔建築,建於遼重熙年間,為純磚結構、密檐實心塔,共11層,高27米,占地59平方米。塔基為須彌座,束腰部分每面砌壺門2個,壺門嵌磚雕人物造像;束腰之上24座斗拱承托著雕有幾何、花草圖案的欄桿、欄板,再向上是3層磚雕仰蓮圍拱著的第1層塔身。一層塔身最高大,為正八面體,東、南、西、北四面設有拱券式假門,其余四面為高2.28米的磚雕佛像。各角雕砌的八稜磚柱上施蘭額和普柏枋。普柏枋上是頭層檐,周圈五鋪作斗拱。頭層檐以上至塔頂由9層佛龛組成。塔剎自下而上為鑄鐵覆缽、2層寶珠。文昌閣建於1913年,分3層,高15.87米,占地60.88平方米。1層面闊3間11.1米,進深1間5.6米,檐為庑殿形式;2層面闊1間,進深1間;3層做成塔剎形屋頂。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相關文章
    没有相关古代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