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漳州文廟

漳州文廟

日期:2016/12/14 13:10:40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漳州文廟

    漳州文廟位於市區修文西路,是我國四大孔廟之一,也是漳州城內最大的古建築群,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漳州文廟-建築藝術

    漳州,中國東南沿海的歷史文化名城。一千四百年的歲月積澱讓這座古城涵養了博大的胸懷,宗教、建築、藝術等各種文化在這塊土地得到了深遠的發展。

    唐垂拱二年(西元686年)陳元光開漳建府,此後傳統文化在漳州得到了繁盛;近代以來受西學東漸的影響,西方文化也在漳州留下了烙印。在這個中西文化交相輝映的寶地,宗教藝術成為了民俗文化中的一大亮點。

    學界有一種觀點認為:儒學並不是一個西方意義的宗教,但儒學仍是一個漢語語境與漢文化體系下的宗教。儒家學說作為中華文化幾千年來的正統思想,在漳州自然也是扎根很深的。其建築中最有價值的便是地處修文西路的漳州文廟。

 

    漳州文廟歷史悠久且意義重大,始建於宋慶歷四年(西元1044年),儒學大家朱熹曾在此講學,民族英雄鄭成功也曾在此祭孔。南宋建炎年間(西元1127至1130年),孔子裔孫孔任率家人避兵入漳,相傳子孫世代皆居住於文廟直至明代。漳州文廟坐北朝南,有著典型的儒學思想。早在原始時期,中華先民為了采光與避寒,就按坐北朝南的方向建築房屋。爾後的風水學、倫理學也一致認為,坐北朝南乃是建築的正統。從藝術學的角度來看,坐北朝南容易讓人產生認同感與崇拜心理,深深加大了宗教建築的威嚴。

    門前左右兩方分別立著刻有“道觀古今”“德配天地”的木質牌坊,氣勢宏偉地守護著漳州文廟的神聖與莊嚴。木質牌坊的古樸,散發著儒家學說的親民氣息;宏偉高大的牌坊,讓民眾心生敬仰。像世界聞名的南京夫子廟等許多文廟一樣,漳州文廟也有著同樣字樣的一對牌坊,可見其在建築上的典型性與代表性。

    文廟建築主體大成殿具有保留了早期閩南建築特征,同時也融入了北方風格,營造法式特征十分明顯。兼容並包的理念讓文廟呈現出藝術上的多元與交融。殿內保存著大量宋、明遺跡,整個建築襲舊制,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閩南建築著名的紅磚紅瓦,也讓文廟吐露著十足的本土氣息。

    大成殿伫立的孔子雕像,仁愛的神情充滿了儒學關懷。“仁”是儒家學說中的一個重要理念,同時也是一個哲學范疇,意即人與人之間應該構建的一種和諧關系。前來文廟祭孔的民眾,多半也是懷著這種儒學的人文關懷而來。雕像與建築的完美契合,讓文廟多增了一份藝術韻味。

    宗教以藝術的方式隱含地滲透在建築之中,讓民眾不自覺地融入到相應的宗教體系,這便是漳州文廟建築藝術的成功之處。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