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寺書寫不朽傳奇
日期:2016/12/14 12:40:23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開善寺內雄偉的遼代大雄寶殿
殿內的梁柱結構
在河北高碑店市新城鎮,有一座千年古剎——開善寺,它坐落於紫泉河畔,西眺太行山,東瞻白溝河。開善寺初建於唐,遼時重建,明、清時期增修擴建。開善寺的主體建築——大雄寶殿,是我國現存為數不多的遼代木構建築之一,其結構做法、用材比例、法式特征均極具特色,在中國古代建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96年開善寺被定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先有大佛寺後有新城縣
據了解,高碑店市在1993年設市之前,名新城縣,而新城縣的老縣治所在地,自1000多年前的唐代直至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都位於新城鎮。新城縣作為地名,在我國較為常見,除了河北有新城縣,陝西、山東、浙江等地都有新城縣。經查史料,河北的新城縣在唐大和六年(832年)即建立,唐末並入范陽縣,後唐天成四年(929年)復置新城縣。
新城鎮畢竟做了1000多年的縣城,境內留存多處古跡,其中最古老的、級別最高的就是這座開善寺。新城鎮街道較窄,在一條更窄的巷子裡,記者找到這座千年古寺。
據開善寺文保所戎鵬所長介紹,開善寺南北長104.3米,東西寬89米,占地面積9282.7平方米,現存單體古建築三座,即金剛殿、天王殿和大雄寶殿。三座古建築,由南向北依次排列在中軸線上。最南面的金剛殿,面闊三間,進深兩間,硬山布瓦頂,前後出廊,為明代所建,戎所長介紹說原殿內供奉四大金剛,同時作為寺院山門功能。金剛殿北面的天王殿,也是明代建築,面闊三間,進深兩間,硬山布瓦頂,原殿內供奉有四大天王像。大雄寶殿是開善寺的主體建築,坐落在寺院的最北端,大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檐庑殿布瓦頂建築,始建於遼代。
據了解,開善寺俗稱“大寺”,又稱“大佛寺”,民國乙亥(1935年)《新城縣志》載:“開善古寺唐時所建。”當地也有這樣的傳說:“先有大佛寺,後有新城縣。”寺的具體始創年份雖然難以確定,但在近年省文物部門修繕該寺時,出土了唐代“彩繪千手千眼菩薩造像”(一級文物),該造像雕刻細膩,技法娴熟,造型生動,堪稱石雕中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