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子古寺:光嚴禅院
日期:2016/12/16 19:16:00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光嚴禅院始建於隋,唐懿宗甲申年(864年)善思和尚重建。原名常樂寺,俗稱古寺。古寺常年掩映在鳳棲山翠峰環抱之中,曲徑通幽處,禅房花木深!
明清兩代,古寺深受皇家恩寵。明太祖朱元璋的幺叔 “法仁”和尚,雲游西藏、印度等佛教聖地後,輾轉到古寺當了住持。蜀獻王朱椿知悉後,奏禀明太祖敕賜法仁徽號為“悟空”。悟空禅師圓寂後,其肉安放於悟空寶塔之中,歷經600多年保存完好。惜不幸毀於文革,幸有本地有識之士曾拍一張悟空肉身照片,現存於古寺,成為又一珍品。朱元璋非常敬佩這位削發為僧的幺叔,專為古寺親題“純正不曲”四字。明成祖登基後,傳說建文帝朱允炆曾避難其中。明成祖敕賜古寺“光嚴禅院”,並賜古寺半副銮駕、兩口皇鍋,以及龍鳳旗、琉璃瓦、《洪武南藏》佛經一部和印度梵文貝葉經《華嚴經》一部。其中,《洪武南藏》系朱元璋洪武年間敕令所刻之佛門典籍,卷帙浩繁,共7000多卷。刻成後只印了兩部,一部存當時的國家藏書秘閣(永樂六年毀於火災);一部御賜古寺,藏於藏經樓。該藏經是全國現存唯一孤本,堪稱曠世絕版,為鎮寺之寶,現存四川省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