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匾額中所蘊含的中華文化

匾額中所蘊含的中華文化

日期:2016/12/14 13:07:26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匾額,又稱扁額、扁牍、牌額,簡稱為扁、匾或額。中國的古建築上,多綴有匾額。匾額以其多變的式樣、高藝術化的書法藝術,與雄偉壯觀的建築相互輝映,和諧統一,成為建築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匾額講究的是內容的意境及文采,它集中表現了我國古代文化的價值觀和審美觀。在封建社會,那些維護封建倫理道德、政治規范政績顯著者,多被賞以匾額,稱“扁表”。《後漢書·百官志》裡說:“三老掌教化。凡有孝子順孫貞女義婦,讓財救患,及學士為民法式者,皆扁表其門,以興善行。”獲得官府或百姓的扁表是一種很高的榮譽。其中不乏對真正維護民族利益,為民伸張正義之人的表彰,如岳王廟的“還我河山”匾,老百姓贈給海瑞的“海青天”匾。但更多的是維護封建倫理的匾額,對如眾多烈女節婦、官宦人家的表彰,對恪守封建倫常、政治規范起警策、訓誡和宣傳作用,如《紅樓夢》裡先皇御筆的“慎終追遠”。

    古代還有一類官匾,是官員為表白為官初衷和抱負,喜用懸金匾形式昭示民眾,並以此為鑒自勉。官匾多懸於公堂之上,內容則以表白為官清廉勤政者居多。如“明鏡高懸”、“公正廉明”、“明察秋毫”等。宋太祖統一天下後,在自己的殿房上懸“公正明”手書匾額,自警治國要公正。

    也有相當多的匾額是屋、齋等居處用以寄寓明志、綴飾美化的。如魯迅先生幼年讀書的書塾掛“三味書屋”木質橫匾。用語切當,意味深長。如林則徐書齋懸有“制怒”匾額,自警待人處事要冷靜慎重。鄭板橋的“難得糊塗”和“吃虧是福”兩塊匾額,更是寓意深刻。

    民間根據禮節和風俗,在人際交往中也有匾額交流,如祝壽時的“壽比南山”,建屋落成時的“華堂永晝”,添子的“文曲星耀”等。在閩粵台等地民居的大門口、廳堂或樓房上,往往懸掛有與該姓氏堂號有關的匾額,如姓張的家族一般用“金鑒千秋”、“漁陽惠政”;李姓用“西隴望族”、“北海名流”;林姓用“西河世澤”、“九龍衍派”等。

    中國商家的“商匾”,其用字遣句皆寄寓吉祥如意、生意興隆、財源茂盛等美好願望。如舊時浙江紹興酒樓上掛有“太白遺風”、“劉伶停車”等長方形青龍扁,顯得含蓄多趣。現代商家所懸匾額更是推陳出新,巧構妙句,如餃子館題匾“無所不包”,石灰廠題匾“白和起家”,當鋪題匾“當之無愧”,音響電器行題匾“一呼四應”等,都很含蓄多趣,耐人尋味。

    我國風景名勝、園林古跡的匾額,使山岳生色,河川增輝。《紅樓夢》第十七回“大觀園試才題對額,賈寶玉機敏勸諸賓”,就描繪了題匾趣事。賈政說:“偌大景致,若干亭榭,無字標題,也覺寥落無趣,任有花柳山水,也斷不能生色。”此話道出了匾額具有美化景點的不可忽視的作用。

    又如《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钗所居之處題寫的匾額有“稻香村”、“潇湘館”、“怡紅院”、“秋爽齋”、“蘅蕪苑”、“大觀樓”、“綴錦閣”、“蓼風軒”、“藕香榭”、“紫菱洲”等,還有四字匾額如“梨花春雨”、“桐剪秋風”、“荻蘆夜雪”等。

    匾額鑒賞

   江西·廬山白鹿洞書院匾額 

   
    頤和園德和園大戲樓匾額     

最上層的匾額題曰“慶演昌辰”,中層匾額題曰“承平豫泰”,下層匾額題曰“歡胪榮曝”

    江西·南昌滕王閣匾額 

    天壇·祈年殿匾額

    中國古代最大科舉考場·江南貢院匾額

    交泰殿無為匾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