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全國專家為山西文物修復把脈

全國專家為山西文物修復把脈

日期:2016/12/14 11:41:13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文物修復旨在修復破損,恢復其原貌。那麼,修復到什麼程度才算是完成呢?10月29日,2016年山西省可移動文物保護修復項目結項驗收及立項評審會在太原舉行,國家博物館、敦煌研究院、上海博物館、故宮博物院、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中國科技大學等20余位知名專家學者分別聽取了書畫組、金屬組、石質陶瓷組等19個修復項目的匯報,並赴山西博物院藝術中心對部分文物進行了實地勘察與質詢。專家首先肯定了各有關單位對文物修復的積極貢獻,並建議今後繼續加強對文物的預防性保護和定期檢查。

 

  其中包括芮城縣博物館藏書畫及《清工筆彩畫耕織圖》等屏風,聞喜縣博物館藏二三級書畫文物,朔州馬邑博物館藏書畫文物,喬家大院藏書畫;芮城縣博物館藏“叔向父”簋等29件青銅器,聞喜縣博物館藏雷紋蓋鼎等153件青銅器,晉祠金人台等鐵質文物,山西博物院藏西周晉侯墓等出土青銅器,忻州文物管理處藏青銅器,解州關帝廟文物保管所館藏銅造像;榆社縣化石博物館藏瓷器、陶質文物,長治市博物館藏分水嶺戰國墓地車馬遺跡。

 

  另悉,專家還於10月30日對全省各地的61個修復方案作了立項評審,如稷山縣博物館藏《永樂南藏》經卷,喬家大院藏《清傅山行楷》等208件書畫,右玉寶寧寺水陸畫,襄汾縣博物館藏元、明時期經籍,河邊民俗博物館藏書畫,王家大院民俗博物館藏木器,保護修復方案喬家大院民俗博物館藏木器,山西省文物保護研究中心佛坐像等石質文物,榆社縣化石博物館藏大唇犀等化石,雲岡石窟研究院藏千佛造像等石質文物,以及山西省文物保護研究中心婁睿墓、裴家川口等壁畫搶救性保護修復方案,忻州九原崗北朝壁畫保護修復方案,臨汾市博物館館藏文物預防性保護方案,太原市博物館庫房文物保存條件改善提升方案等。

來源:三晉都市報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