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物標牌能比明城牆磚永久嗎
日期:2016/12/15 1:22:01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下月起,《南京市市政建設項目管理若干規定》將實施。今後,南京市政建設項目將實行質量終身負責制。工程竣工驗收合格後,建設單位應當在建築物明顯部位設置永久性標牌,載明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單位的名稱和主要負責人姓名,讓“豆腐渣工程”的責任人“無處遁身”。
由南京市建築物的永久性標牌,令人難免想起那刻滿了名字的“明城牆磚”。因為與永久性標志牌上有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主要負責人姓名類似,南京的明城牆磚上,不僅有各級政府官吏的名字,還有具體燒制城磚的總甲、甲首、小甲、窯匠、人夫,各種不同級別和層面的責任人,在白色的城磚上清晰可辨。
建築物標牌其實很多地方都有,但與其他地方相比,南京市永久性標牌的新意在於增加了主要負責人的姓名,使永久性標牌變成了實名制標牌。永久性標牌實名制之後,無論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單位還是當事人無形之中都多了一份責任,在公眾的目光監督之下,勢必會更加重視工程質量,避免出現問題。但是這種點名式的監督需要依賴相關單位和相關人員的行動自覺,一旦他們喪失了這種自覺,那這個永久性標牌也就有等於無了。
實行建築項目質量終身負責制,設置永久性標牌,責任到人,這樣的舉措對於提高建築項目質量,打造百年工程的意義不言而喻。但如果我們將建築工程的質量僅僅寄望於一個永久性標牌,那就大錯特錯了。永久性標牌往往都是在建築項目驗收合格投入使用之後,其實屬於典型的事後監督之舉。
對於建築項目而言,從工程立項、招投標、開工建設、竣工結算,可以說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所以要想確保工程質量不出問題,需要的是事前、事中、事後全程監督。明城牆之所以600年栉風沐雨依然堅如磐石,並非只是因為城牆磚燒得結實,而是因為明城牆修建時嚴格的責任追究制度。城牆磚如兩度檢驗不合格,就要嚴懲銘文中記錄的有關提調官及各環節中的具體責任人,重者甚至被砍頭處死。出現工程質量或偷工減料,皇帝就會以欺君之罪,將有關責任人或殺或貶。很顯然,我們目前的建築工程很難達到這樣的程度。
大樓我們有“樓脆脆”、“樓歪歪”,大橋我們有“橋裂裂”、“橋塌塌”,每一個“豆腐渣工程”其實都有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單位的名稱,這些“豆腐渣工程”也披著一身驗收合格的外衣。可一旦出現質量問題,我們卻很少看到有單位和個人因此承擔責任。在這樣的現實語境下,我們寄望於一個永久性標牌來實行建築工程質量終身負責制並不現實。其實,我們真正需要的是建築工程質量終身追究機制,讓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單位真正負起責任。惟有此,“豆腐渣工程”才能真正杜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