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游古南方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驿站——清溪古鎮

游古南方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驿站——清溪古鎮

日期:2016/12/14 10:20:58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清溪,一座古城,始建於漢代,因城中有數道泉水而得名。清溪鎮北接雅安,南連西昌,東臨峨嵋,西通康藏。是古南方絲綢之路一個重要驿站,自秦漢以來,郡、州、縣、所,各類建制,均設於此。今天,這些古城牆多數已成頹壁殘垣,但巍峨的雄姿尚存。
 

俯瞰古鎮
俯瞰古鎮
 

  城內不寬的街道古樸典雅,古色古香,古老的石牌坊聳立街頭,街道兩旁有成片的明清時期古建築群,不乏雕梁畫棟,樓閣亭台,雖因年久失修,破敗殘損,老態龍鐘,但仍洋溢著古風神韻。

  青溪古鎮位於青川縣城喬莊以西59公裡,《華陽國志》載,建興七年(公元229年)析陰平道剛氐道轄地新置廣武縣於青溪,委諸葛亮之參軍廖化督其地而屯田戌守。據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歷史。
 

古鎮一角
古鎮一角
 

  它是我國古陰平道上的重要關隘,自東漢以來,一直是王室與地方勢力相互攻戰不息之地,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由於青溪所處地理位置的重要,歷代王朝都派將把守,修池建廊。明洪武四年(1371)正千戶朱路改土城建築磚城,清順治十年(1653)懷遠昭義將軍特授龍安營參將,白丹衷復建城池,歷經三載竣工,城周九百丈,牆表用糯米灰漿鑲砌石條和大磚,內夯土石,高二丈一,底寬一丈四,深一丈護城河相連,外城門備有吊橋,東西北三門各建有半園形外城牆,稱“甕城”,內外城門洞全以石條鑲拱。內城門不與外城門相對,門開側面,上建箭樓。內城門上建有距地四丈五的重檐城樓,戌守嘹望,顯示邊陲雄姿。城形如靴,又稱“靴城”。
 

古鎮人家
古鎮人家
 

  城內分東南西北四大街和下東街、下南街、石板鋪面。城內四街交匯的十字口,建有木質高大鼓樓,占地面一丈八,橫順相對,高四丈五,兩樓一底,三層飛檐,琉璃筒瓦,雕梁畫棟,四方懸匾。西為“陰平古道”,北為“北方鎖鑰”,東書“紫微高照”,南掛“南山聚秀”。四大街各豎牌墳坊,上書匾額,東街“紫微高照”,西街“西蜀咽喉”,北街“北極聯輝”,南街“人傑地靈”。

  青溪古鎮歷史悠久,文化積澱厚重,歷史文化古跡眾多。“西望金牛氣,東晖白馬鞍,橋高金柳折,泉湧玉華繁,洞口魚淵躍,關頭虎石盤,醍湖不覺曉,雪霁萬峰寒”,就是晚清學子袁汝萃描寫青溪的八景詩。具體的是指石牛寺、馬鞍山、高橋寺、玉花泉、魚洞砭、關虎石、醍醐塘、九龍包等八個景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