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縣華亭仿古琉璃構件和漆器陶瓷工藝品走俏國內外
日期:2016/12/14 11:28:45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時值初夏,代縣華亭環藝雕塑有限責任公司的生產車間,爐火正紅,熱氣騰騰,一派繁忙的生產景象。該公司已與本省的大同、朔州,內蒙的包頭、呼市、赤峰、鄂爾多斯,河北的承德,四川的甘孜等全國七八省區以及國外的緬甸古建工程簽訂仿古琉璃構件供貨合同,只有加班加點,才能滿足需求。與此同時,他們精心打造的推光漆器和陶瓷工藝品也走俏全國各大旅游景區,成為眾多游客購買收藏的首選。
琉璃制品位列五大名器,被納入佛家七寶。作為一朵文化藝術奇葩進入中國古代建築,最早出現於北魏,盛行於明清,廣泛應用於宮廷、園林、寺院。由華亭公司打造的仿古琉璃構件大同九龍壁景區,明代代王府恢復重建工程,鄂爾多斯影視城,堪稱他們的佳作。好多拔地而起的明代宮殿和廊房、屋頂,金碧輝煌、氣勢恢宏的琉璃瓦和琉璃脊剎、脊獸等琉璃構件都出自華亭之手。
今年49歲的郎計生是代縣華亭創始人,人稱“琉璃郎”。因他對中國古建特別是琉璃制品大為鐘愛,多年孜孜以求,鑽研古法,於2007年創辦公司。八九年間,公司由小到大,產品也由單一的琉璃瓦擴展到琉璃脊剎、脊獸等多樣化高端琉璃制品。銷售市場從最初的五台山周邊輻射到全國七八個省市自治區以及國外的緬甸,年產值超千萬元,逐漸成長為古建文化產業中的一個品牌。
代縣頭頂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的桂冠,背靠雁門關,面對五台山,以代州文廟和邊靖樓為代表的木構建築聞名遐迩。繼承傳統琉璃制作絕活,再現飛閣流丹、金碧輝煌,是“琉璃郎”的追求和夢想。他在自我琢磨創新的基礎上,還從全國著名的古建研究院所、民間工藝美術機構、高等院校聘請專家、學者、工藝大師擔任技術顧問,高薪聘請王換鎖等4名彩繪大師為其服務,不斷引進先進的理念和技術設備,改進工藝流程,開發新的產品,恢復生產代縣有名的推廣漆器和陶瓷工藝品就是最好的例證。公司注重培養當地傳承人70多名,從事制坯、塗釉、燒制,形成一條龍生產線,技術含量高的師傅,月收入達6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