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1400年歷史,200余名知縣,留下12副匾額楹聯,這個隋代縣衙不一

1400年歷史,200余名知縣,留下12副匾額楹聯,這個隋代縣衙不一

日期:2016/12/15 0:14:07      編輯:古代建築史

 

 

 

 
 
  密縣縣衙始建於隋代,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位於河南省鄭州市西南30公裡處的新密市,是中原地區典型的衙署建築群。
 
  密縣縣署歷經隋、唐、宋、元、明、清各代,先後有200余名知縣在此任職。現存建築為清康熙年間時任知縣衷鯤化在原址重修,規制如舊,座北朝南,三條軸線,五進院落,共有房屋300余間,均為青磚灰瓦硬山式建築,占地總面積達4萬余平方米。其蓮池、輿圖、戒石坊、楹聯、監獄等衙署文化豐富多彩,其勤政、廉政教育作用獨具特色。
 
 
 
 
 
大  門
 
 
 
 
溱洧流風千載文統凝紫氣
羲黃余緒萬年地脈匯吉祥
 
 
 
 
 
 
  上聯“溱洧流風千載文統凝紫氣”,意為溱洧流域是我國《詩經》中被廣泛歌頌描寫的地方,這裡溱洧歌詩,源遠流長,數千年來形成的文化傳統成為密縣古老興盛的文明。下聯“羲黃余緒萬年地脈匯吉祥”,意指新密是伏羲、黃帝成長立業之地。五千年來,滄桑的歲月在這裡匯聚,凝結為厚重的歷史。
 
 
蓮  池
 
 
 
 
 
  蓮池位於縣衙大門儀門之間甬道兩側,甬道下有三孔券洞,兩池之水可以互通。蓮池諧音“廉恥”,寓意清水衙門,廉潔清正。
 
 
戒石坊 南面
 
 
 
 
 
  戒石坊位於縣衙大堂前甬道中央,面南書“公生明”三個大字,意為公正公平才能明辯是非。
 
 
戒石坊 北面
 
 
 
 
 
  戒石坊北面,是由北宋著名書法家黃庭堅書寫的“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十六個字。他意在告誡為官者:吃的是人民的,喝的是人民的,如果貪贓賣法,虐待人民,天理難容。這就是沿用近千年之久的《戒石銘》,又稱“天語亭”。
 
 
正 堂
 
 
 
 
策勵於先改節於後官箴何在
取便於己贻害於民國法能容
 
 
 
 
 
 
  此聯出自明萬歷己酉年即公元1609年,是密縣知縣王崇雅撰寫的公案自署碑,距今已有407年歷史。上聯的意思是,時刻牢記官箴,並用此鞭策勉勵自己,不使自己喪失應當堅守的節操。下聯的意思是:不能利用職務和工作之便為自己謀利益,從而禍害老百姓,這是國法所不容的。
 
 
宅 門
 
 
 
 
天理、國法、人情
 
 
 
 
 
 
  密縣縣衙大堂與二堂之間的院門叫“宅門”,宅門面北書“天理、國法、人情”六字,意在警示縣官在辦案中要順天理、合國法、通人情。
 
 
二 堂
 
 
 
 
日臨大地思三鑒
月掛中空記四知
 
 
 
 
 
 
  二堂主要審理一些不宜公開的案件和隱私案件。二堂的堂號為“三鑒堂”,為康熙23年密縣知縣衷鲲化所題。
 
  此聯用了兩個典故 ,“三鑒”:即“鑒於古,鑒於人,鑒於鏡”。源自漢荀悅《申鑒》:“君子有三鑒:鑒於古,鑒於人,鑒於鏡”。唐魏征傳:“鑒於古可以知興替,鑒於人可以明得失,鑒於鏡可以整衣冠”。“四知”即“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出於《後漢書·楊震傳》:“王密為昌邑令,谒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密愧而出”。巧妙地把“三鑒”和“四知”融入一幅聯中,警示官員做官辦事要有敬畏之心,時常自省反思,知興替、明得失、正衣冠,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反省自律,知榮辱,知廉恥,做一個萬民稱頌,後人敬仰的好官。
 
 
三 堂
 
 
 
 
休覺天道遠上存國法下存民意
長記人事迩前有政聲後有史書
 
 
 
 
 
 
  “休覺天道遠上存國法下存民意”,意為不要總以為“天道”離我們很遠。其實,國法、民意就在我們身邊,時時處處規范著我們的言行。違背天道,就是違背了國法民意,就要受到天道的懲罰。勸誡官員們要遵紀守法,取信於民。
 
  “長記人事迩前有政聲後有史書”,就是長記當下所做的事,一言一行要對照古人,經得起後人的評判,以流芳千古。警示為官者在任上盡職盡責,處事公道,在百姓中留下好口碑,其事跡優劣將被載入史冊。
 
 
贊政廳
 
 
 
 
官勿分大小需分能吏庸吏
位豈在高低只在利民害民
 
 
 
 
 
 
  能與庸,貪與廉是檢驗一個官員好壞的重要標准。盡職盡責,願意為民辦事,能辦事,辦好事,這樣的官才是能吏。否則,就是庸吏。同樣,勤政廉潔,一心為民,讓老百姓得到實惠的是廉吏。而一心只為自己升官發財,致百姓於水火而不顧,甚至借機敲詐勒索的就是貪官。
 
  好官與壞官,“百姓心中有桿秤”。清雍正年間密令許履坦,在任期間謙明仁恕,離任時囊無余資,百姓載酒泣送,終日出不了城,這樣的官就是廉潔勤政的好官,才能得到老百姓的好評和擁戴。
 
 
監 獄
 
 
 
 
但願人樂業
何患獄長空
 
 
 
 
 
 
  密縣縣衙監獄從隋朝一直使用到2003年,共計1388年。該楹聯表達出“但願世間人人安居樂業,沒有違法犯罪,何愁監獄常常空著”的美好願望。
 
拾壹
 
清風園
 
 
 
 
人前人後一身正氣
任滿任中兩袖清風
 
 
 
 
 
 
  清風園是密縣縣衙廉政文化展區,裡面布置了歷史上的反腐肅貪措施。
拾貳
 
 
勤政園
 
 
 
 
雷厲風行手段
春風化雨襟懷
 
 
 
 
 
 
  勤政園是密縣縣衙廉政文化展區的一部分,展室布置了密縣歷代清官卓茂、時苗、楊炳堃、劉芝蘭、景綸等十位知縣代表的廉潔勤政事跡。

 

(來源:中國紀委監察部網站)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