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北京地區平谷古代縣城規劃

北京地區平谷古代縣城規劃

日期:2016/12/15 1:06:02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平谷縣城在北京東部地區,位於北京正東,薊州運河之北,明代設平谷城,直到現在未改。近年把平谷縣城劃歸為北京市的一個區。

  全城呈正方形,城牆建設基本上齊整,城的四個轉角都做弧形,沒有直角,城牆上也沒有其他樓閣,僅在東南角建一座奎星閣。城的四面各建一座城樓,都建在每面城牆的中心,唯有北城門偏西,位於南城牆偏西三分之一處。南城門曰迎詢門,北城門曰威遠門,東城門曰挹望門,西城門曰拱辰門。在每座城門處建有矩形甕城,南城甕城門和西城甕城門出門向左,北城甕城門和東城甕城門出門向右。

  全城的水道與護城河規劃圖中均已簡化。全城四周沒有山,只在平地建城。

  城內街道規劃:城內環城路緊貼城牆,設東西大街,東半段為東門大街,西半段為西門大街,而且東、西城門相對,東西大街相當。南北方向,只建南北大街,而與北門大街相錯,大約相錯一個街坊的距離。西南半城有十字大街,南北為安家胡同、安家東街、安家西街。西北城道路為“井”字形,南北方向有北門裡大街、塔兒胡同,東西方向有銅井胡同,東北城只有東西方向的安樂巷,南北方向的九道彎胡同。東西城只有南北方向的路家胡同,東西方向的文廟街。環城有東城根胡同、西城根胡同、北城根胡同、東城根胡同。

  全城公共建築:東南城區有文廟、育蠶室、東庑、西庑、大成殿、忠義祠、圖書館、文昌宮、藏書樓、運動場。東北城區有縣政府、大堂、二堂、花廳、監獄、看守所、保衛團、鎮台所、戲樓、城隍廟、財神廟。西北城區有馬神廟、��葛庵。東甕城內有觀音廟,西甕城內建有關帝廟。

  平谷縣城的規劃有三個特點:一是在東、西兩座甕城內利用空地建設廟宇,便於人們觀瞻。二是全縣城建有環城路,交通便利。三是南北大街不直通,起到防衛作用。

  來源:張馭寰 著《中國古代縣城規劃圖詳解》

平谷古代縣城規劃圖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