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蘇州將建南社紀念館

蘇州將建南社紀念館

日期:2016/12/14 21:41:50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99古建網u)lZks9Hg6\

轉自蘇州古建網99古建網?m;Tf(zZ

99古建網ulk|:k

毛主席等七十人題字冊頁的唯一復制品、孫中山先生親筆題寫《三民主義自序》的手卷等一批珍貴史料雲集99古建網1W}&Wd4| `

99古建網7s G#^Oi

1909年11月13日成立於蘇州虎丘張公祠的南社,是辛亥革命前後著名的文學團體,發起人為同盟會會員陳去病?高旭和柳亞子。南社發源於蘇州、成立於蘇州,陳去病和柳亞子又都是蘇州人,為紀念南社誕生一百周年,蘇州市政府將在張公祠建立中國南社紀念館,定於11月13日正式開館。

8U7VaU2n:DSvg9^^0

+J)a X6t$FF#Y^)[email protected]作為重要的革命文藝團體,中國社會科學院、江蘇、雲南甚至大洋彼岸的美國等地,都有南社的研究機構,蘇州也將在9月成立南社研究會。盡管研究會眾多,但卻沒有一家全國性的南社紀念館。

3\!~ {c:N8Hv m6A0 99古建網2iD_:f#w5\num

以南社成立一百周年為契機,中國唯一全國性的南社紀念館將在蘇州成立,將於2009年11月13日開館,以緬懷先賢、垂范後世。屆時,民革中央將在這裡主辦百年南社紀念大會和國際南社研討會等一系列開館慶祝活動。99古建網&~'x~|e%Y

99古建網#?#pRWj5w5|

而在此前的資料征集中,南社社員的後裔紛紛響應,超過二十位南社會員後裔捐獻出了大量珍貴文物。這其中,由柳亞子先生的外孫、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君石先生捐獻的一本柳亞子先生的個人冊頁,顯得尤為珍貴。在這本冊頁中,毛主席帶領當時“延安黨政軍民文各界諸負責同志”一共七十人題字,留給柳亞子先生作紀念。99古建網.v9f%A#L6Vz/|:S

99古建網al qWkkHT

冊頁原本已經交給革命歷史博物館珍藏,陳君石先生捐獻出來的是唯一的一本復制品。盡管是復制品,但復制技術精良,毛筆和鋼筆字都字跡清晰、舒緩有致,如同原版。加上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少奇、葉劍英、陸定一、范文瀾、徐特立、董必武、任弼時、謝覺哉等人的題字,其珍藏價值非常之高。99古建網4CJp;}r0D.{+LT}#yF

99古建網7Q]a h}/` C{3T

除此之外,孫中山的孫女孫穗芳還將孫中山先生的一幅手卷從美國寄到了蘇州。手卷上有孫中山先生親筆題寫的《三民主義自序》,以及陳去病、於右任等人在同一手卷上的題跋。“這是南社社員與三民主義之間存在直接聯系的歷史證據,填補了南社社員與三民主義關系研究領域內手跡資料缺乏的空白”,陳去病的外孫、江蘇省南社研究會副會長張夷先生介紹說,這幅手卷意義重大。

P1vKAH:S4dU-N*S0 99古建網i*D N5Dp@.`

張夷先生說,南社是一個非常具有影響力的團體,曾經在中國近代史上產生過重要作用,但中國現在還沒有一個全國性的紀念館,實在是個遺憾。在南社誕生的蘇州建立首家全國性的南社紀念館,不論是對南社研究還是對蘇州文化的發揚,都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DOa5](H!N0 99古建網-L7J3ib,j&O}

南社與蘇州99古建網:WQ jE!lKN.E9f5p

~y|9O}m U0南社以三民主義為指導思想,以蘇州、上海等地為活動中心,輻射華中、華南、西南、華北以及東北各地,連同各分社,一共有3000多名社員。南社社員大多是當時傑出的知識精英,他們“欲憑文字播風潮”(柳亞子語),為民主搖旗吶喊,與同時期的同盟會成犄角之勢,一度被稱為同盟會的“宣傳部”。

2BzQ q1for$U0 99古建網rDY5T(JOo{4~

1917年以後,南社內部因為“唐宋詩”之爭而引發內讧,開始分化解體,1923年停止活動。隨後又有新南社、南社湘集、南社紀念會等南社後續組織相繼建立。1949年4月16日,南社、新南社聯合臨時雅集在北京舉行,為南社活動畫上了句號。

HE]u6i'a0 99古建網~2F$dL g+`w.P

南社與蘇州有著緊密的聯系。在南社三大發起人中,陳去病是同裡人,柳亞子是黎裡人。前者是排在第一位的社員,後者是南社的靈魂人物。據江蘇南社研究會統計,在南社中,蘇州籍社員最多,“占了半壁江山”。99古建網'VO9E2m5l H j2i&g p

kM5P6[&]lY[6B U0南社成立大會在虎丘的張公祠舉行。事實上,南社早期一些重要的活動都在蘇州策劃舉行,包括策應辛亥革命。後來隨著革命中心的轉移,南社活動中心也逐漸向廣東、上海轉移了。99古建網9RhEX9`(Vy)c7[

99古建網(m[tG9w3B

“蘇州人構成了南社的主體,南社深受作為中華歷史文化縮影與標本的蘇州文化的影響,同時南社又豐富了蘇州的歷史文化積存”。張夷先生如此表示。99古建網:j6KHS_ |$y,D6k{

W!t"Rn5tm*LNB0來源:蘇州日報 記者 徐磊99古建網!Dd!T4c Py.Q_-us

營造天地中國古建築網 http://www.yingzao.com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