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慢活”越來越成為一種時尚的生活態度,“慢游”也就成了旅行者更加向往的游覽方式。原始、休閒、自然,帶著閒適的心情漫步徜徉,這是一種有別於傳統的旅行體驗。恬靜安逸的古鎮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攜友在此小住幾日,走走逛逛,沒有世事紛擾,閒來無事便發呆,才是真正的放松旅行。
小橋之於江南,就如花朵之於綠葉,連接並點綴著江南水鄉的空靈。位於蘇州東南25公裡處的甪直鎮,便是一座有名的江南橋都。鎮上大小橋梁七十二座半,現存41座,是中國橋梁最多的鄉鎮。而主街道9條,街面均以卵石及花崗石鋪成,街坊臨河而築,街道兩旁店鋪林立。這種“水巷小橋多,人家盡枕河”的意境,非駐足慢游不能體會。
在甪直,每天都能看到梳著髻、穿著江南水鄉傳統服裝的婦女上街趕集,她們雖已年過四十,卻是水鄉古鎮一道不折不扣的靓景。沿街河棚、萬盛米行、沈宅、蕭宅等一批古民宅和歷史景觀,同樣是古鎮風情一景。 交通:坐飛機到上海,乘機場大巴到中山客運站,站內有到甪直的專線。甪直鎮內有觀光三輪車,起步價2元,送游客到各景點。
住宿:金澄湖畔的鴻運花園度假村和甪直迎賓館是鎮內較高檔次的旅館,當地的私人旅館也不錯。
美食:甪直水產豐富,魚鮮藕脆菱角肥,蘑菇、河蚌是必點菜。八角紅菱則是特產,若有幸趕上收獲季節切莫錯過。醬菜、蘿卜干是有名土特產。
江南的老人都說:走遍江南九十九,不如南浔走一走。不似烏鎮的傳統式小家碧玉,南浔是中西結合的“混血兒”。
南浔鎮位於滬蘇杭嘉湖中心,南連杭州,北瀕太湖,東接蘇州,隔湖望無錫,京杭大運河貫穿其中。在這裡,既能看見“小橋流水人家”的江南水鄉傳統建築格局,也能看到富商宅子中希臘產的克林斯鐵柱、鋪滿碎花地磚的舞廳,西洋的雍容盡含在中國傳統的典雅之中。
除了建築別具一格,南浔也有精致的江南名特產品。無論是名甲天下的輯裡湖絲,技藝精湛的善琏湖筆,還是“朝如輕絲、薄似蟬羽”的雙林绫絹,都值得慢走慢逛,購買和把玩。古鎮中也有嘉業堂藏書樓、劉氏小蓮莊、民國奇人張靜江故居等景點,同樣頗具文化味。
交通:坐飛機到杭州,可坐機場大巴至杭州汽車北站搭乘開往南浔的大巴,票價35元。
住宿:入住明代建築群“百間樓”古宅或沿河的家庭旅館“枕河之家”,可體驗江南小鎮風情。“百間樓”古宅推薦古色古香的留蔭廬,需提前預定。 美食:“臭南浔,辣烏鎮”———南浔人愛吃“臭”,指的是風味純正的臭豆腐干。南浔傳統甜點“野荸荠”桔紅糕也是不錯的手信。
如果你不喜歡被改造得過分商業化的鳳凰,那就不應錯過離鳳凰不遠的王村。
當年謝晉導演正是看上了王村的人情與景色,才在這裡拍攝了電影《芙蓉鎮》;著名作家沈從文也曾在文章中描寫過王村美景。的吊腳樓也是一絕———鱗次栉比,依山逶迤,重重疊疊,直貫山腰,形成五裡長街。街面全由青石板鋪就,自有一種歲月磨出的痕跡。漫步其中,喝一碗《芙蓉鎮》裡的米豆腐,多半會在這個被湘西人稱作“小南京”的地方流連忘返,不知歸去。
交通:乘飛機到張家界,打的到張家界長途汽車站(約30元),再搭乘中巴到王村。
住宿:“猛洞河賓館”為王村內較高檔的住宿地,每晚房價約200元。家庭旅館也是體驗當地淳樸風情的好選擇,主要集中在河碼頭附近一條青石板古街兩側。 美食:不嘗嘗《芙蓉鎮》裡的米豆腐就算白到王村。爆炒田螺也值得推薦。
新西蘭女作家路易·艾黎曾說,中國最美麗的兩個山城是湖南的鳳凰和福建的長汀。長汀的獨特之美在於古樸的宗祠以及悠長的石板古道,更在於其濃厚的客家文化。
長汀地處福建西部的閩贛邊界,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和大本營,也是福建新石器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全縣現有二百多處新石器遺址,並有保存完好的古代建築如唐、宋、明、清的城牆、城門、文廟、古街等。作為客家繁衍生息的祖籍地,汀江則被稱為“客家母親河”,這裡每年秋天都會舉行世界客家公祭母親河大典。而對游客來說,走在街頭巷尾,嘗一嘗正宗的客家三角豆腐餃,聽一聽“公嫲吹”,和當地的客家人攀談一陣,才算是真正領略了長汀。
涞灘號稱“重慶的麗江”, 始建於晚唐時期,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明清民居錯落。整個古鎮由石砌的寨牆圍著,街道由青石板鋪就,獨特的小青瓦建築群,給人以寧靜、古樸之感,很適合靜坐、發呆。
涞灘鎮分上場與下場,上場在雄視渠江的鹫峰山上,下場在渠江邊,緊靠渠江碼頭,兩者一高一低,一上一下,一剛一柔,煞是般配。而除了沿街欣賞明清風格建築和石刻藝術,來到涞灘,一定要到香火鼎盛的二佛寺游覽。寺中12.5米高的釋迦牟尼佛像從高、中、低三個角度看,是截然不同的效果,大雄寶殿內四根高14米的整石鑿成的石柱,更是堪稱古代建築一絕。
既有古鎮風韻,又能領略建築與佛教藝術,這樣的地方絕對不多。當地以渠江魚為特色的飲食文化及趕廟會、素食文化節等民俗文化,都使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