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霸州縣城規劃
日期:2016/12/15 1:04:58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霸州縣城建在河北省境內的中部,北京市正南100公裡處,即在清河之北岸,也可以說它位於文安縣城、雄縣城、永清三縣的三角地帶。宋代建設霸州城,經元、明、清一直保存到今天。
這個縣城的規劃是根據當時地形、地勢,考慮防御狀況建設與規劃的。全城呈矩形,北城牆平而且直,東、西城牆也直,唯有西城牆南北的長度二匕較短,致使南城牆成為一條斜牆,因而這個城池建成時,即形成一頭大、一頭小的一座斜城。
全城在轉角之處建有角樓。東南與西南角樓平面為萬形。西北與東北角樓平面為圓形。全城開南城門、北城門和東城門三座城門。此外,南城門左右各一座硬樓①,東城牆建設一座硬樓,西城牆建設一座硬樓。北城門外建設一座圓形的大甕城。甕城門與北城門相對。全城防御性較好,也特別嚴密。
城內道路規劃:從東城門進入城中,可以直達城內的鼓樓。從北城門進入城中,也可以直達鼓樓。東門內、北門內是主要干道,如從南城門進入城中,主干道直達東門大道,成為拐角形街口。同時由三個城門進入城中,都設有輔道,即除主干道直通外,還有東西小道。
全城的四周由護城河包圍,在河上有南門橋、北門橋、東門橋三座大橋,以此出入城中。在城內有四個大湖,即南湖、東北湖、北湖,西湖。這個城的城內外都有水,所以可防可守。
城內的公共建築:在西半城中建有霸州衙署包括牌坊、大堂、邊房、東西廂房,成為一大組建築群。左為申明亭,正南建有醫學、陰陽學。北部有養濟院、太學寺、馬王廟、陶判官祠。北城門內建有儒學(文廟),前為四柱三樓大牌坊、東西廂房、大成殿,是一個很大的合院,右為帝君祠,此外還建有城隍廟、八蠟廟、東�[廟。東城門內建有督察院、按察司、察院。至於城外的建築以及山川、地形、河流在規劃圖中都已簡化。
在縣城的東門外,僅靠城牆建有 座比較大的寺院――普濟寺。
霸州城的規劃與建設的特點:一是全城布局緊密,安全性強。二是城牆、城樓、硬樓、角樓、甕城齊備,布局有 定的戰略意義。三是全城有完整的護城河圍繞,有一定的防御功能。四是城內有四個大湖蓄水,在特殊的狀況下保證居民用水。這樣的完整規劃在國內還是比較少見的。
①硬樓:是在“馬面”之上建築一座城樓城角整齊。因它的下端不開城門,所以叫做硬樓,是防御性的建築之一。霸州城即建四座硬樓。
來源:張馭寰 著《中國古代縣城規劃圖詳解》
河北省霸州縣城規劃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