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瑞典:皇後島上有座中國宮

瑞典:皇後島上有座中國宮

日期:2016/12/15 0:43:24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近郊的皇後島,是皇家領地,瀕臨梅拉倫湖濱有座夏宮,現今瑞典王室就住在這裡,素有小凡爾賽之稱。宮殿前後是法式花園,尤其宮後的庭院,廣闊的綠茵草坪上,點綴著凸起的幾何圖形,形成對稱的美麗圖案,雕塑和噴泉散落其間,兩米多高的樹籬,修剪得像平整的綠牆,曲折迂回圍繞成迷宮。宮殿右邊是英式公園,靜谧的草坪,水鳥成群的湖水,茂密的古樹林,樹干有的粗得兩三個人摟抱不過來,有的雖不太粗,但卻長著籃球大小的樹瘤,多少不等,甚為奇觀。法式公園左側有一條碎石路,從夏宮延伸過來直至樹籬迷宮以遠,沿大片草坪右拐向前約一百多米,兩側古木參天,樹影婆娑,路盡頭的樹叢中,掩映著一座建築——中國宮。

瑞典 中國宮 古建築

  這是一座弓形建築,中間是兩層主殿,兩側各有回廊,與一偏殿相連。左側的偏殿上斜豎著一根長竿,頂端挑著一面長條的黃龍旗。外牆塗著瑞典傳統的紅色,只是在門窗的周圍漆上了黃色的框條。屋頂鑲嵌著瑞典特產的薄銅板,天長日久已銹成暗綠色。大門在主殿的中間,門前有多登台階,拾級而進,主殿每層三間,一明兩暗,有門相通。中間的殿房豎有折返式木質樓梯通往樓上,二樓對著樓梯口的窗台下,擺放著一只大玻璃展櫃。樓上樓下兩邊的四間殿房面積不大,布置為展室,展品都擺放在圍牆而立的展櫃裡,或懸掛在牆上。我當時參觀時,有不多的幾件瓷器、漆器、泥人和書畫,也許我目不識珠,覺得沒有太多值得稱道的藏品,還不如我在西南部的布羅斯市一家私人珍藏館裡看到的展品:中國漢朝的彩陶、唐朝的唐三彩和泥塑仕女、宋朝的瓷器和明朝萬歷皇帝的龍袍。

  中國宮始建於1753年,是當時瑞典國王阿道爾夫·弗雷德裡克為慶賀王後烏爾裡卡的生日修建的。據說,在王後生日慶典的那一天,瑞典的官員和隨從都身著清朝的官服列隊站立在通往中國宮的道路兩旁,夾道歡迎前來慶賀的各國王公貴族。我和參觀過的熟人都有一個看法,整個小樓沒有一點中國的建築風格,看起來像個蒙古包似的。不過,從修建的目的、時間和地點來看,充分體現出當時瑞典皇家和上層社會對中國的無限崇仰和敬慕。

  沒想到,這座我並不敢恭維的建築,後來卻幫了我一個大忙。在一次中瑞省級友好訪問的歡迎宴會上,同桌的一位瑞典大學校長突然向我提出一個極具挑釁性的問題,舉座震驚,空氣頓時緊張起來,人們都把目光集中到了我的身上。囿於場合,不宜嚴詞反駁,但又不能置之不理,情急之下,我想到了這座建築,便說道:“皇後島上有個中國宮,不知諸位去看過沒有。我參觀過,但說實話,美其名曰中國宮,我卻覺得絲毫沒有中國的建築風格。我猜想,當時的建築師可能對中國知之不多,現在交通方便了,我希望對中國感興趣的朋友,多到中國走一走,看一看,就會了解到一個真實的中國。”在座的人都點頭稱是,餐桌上又恢復了原來的友好氣氛。

  事後,在那次宴會上與我同桌的一位瑞中友好組織的負責人見到我說:“那位大學校長是在有意為難你,在座的瑞典人都對他的唐突無禮表示不滿,並且非常欽佩你的寬容大度,真得謝謝你。”由於是老朋友,所以我半開玩笑地說:“其實要感謝的是中國宮,希望它表達了我要說的意思。”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