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話劇《樣式雷》 三百年“皇家匠”創古建八代傳奇

話劇《樣式雷》 三百年“皇家匠”創古建八代傳奇

日期:2016/12/14 21:24:45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3月7日,國家大劇院原創話劇《樣式雷》第二輪演出拉開帷幕。作為清代宮廷御用的建築設計師,從第一代雷發達開始,包括圓明園、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等許多皇家建築都是在“樣式雷”家族成員的主持下修建的,以致建築專家們對樣式雷家族一直有著“一家樣式雷,半部古建史”的贊譽。隨著這一話劇的開演,關於“樣式雷”這個傳奇家族的前塵往事似乎也逐漸拂去歷史的塵埃,逐漸呈現在世人面前。

  康熙年間進京 建暢春園揚名

  康熙二十二年,雷發達與堂弟雷發宣離開南京,北上應募前往京城修造皇家建築。從事樣式雷家族研究多年的北京史地民俗學會副會長張寶章告訴記者,樣式雷家族的第一代雷發達,最早是以一個普通木匠的身份參與皇宮的修繕,“當年抵達北京之後,雷發達就住在當時的海澱鎮一帶。”在參與修造皇家建築後,雷發達因為技藝精湛,逐漸受到營造社官員的重視。也正是從這時開始,樣式雷家族也開啟了自己幾百年的家族傳奇。

  張寶章解釋道,清代由內務府管理皇家建築的修造與維修,而具體掌管相關工程的部門稱為“樣式房”。“之所以把雷家稱為‘樣式雷’,就是因為在清朝兩百多年的歷史中,雷家的幾代人斷斷續續都會成為樣式房的掌案,而且清代幾乎所有的大型皇家建築都有雷家的參與,許多設計圖也都是樣式雷家族先人親手畫的。”在雷發達之後,其長子雷金玉繼承父業,進入營造所任職。張寶章表示,正是在雷金玉這一代,得到康熙皇帝的賞識。雷家開始家喻戶曉,逐漸成為名門望族。

  雷金玉在營造所任職期間,正值康熙皇帝大興土木興建暢春園。張寶章告訴記者,興建暢春園的過程中,雷金玉負責楠木的相關工程。他在為暢春園正殿上梁的施工中,因為技藝超群立下大功,也受到了表彰和嘉獎,康熙皇帝親自召見了雷金玉後,還授予他七品官銜。“從那時起,雷金玉名滿京城,在皇家建築的修造中也開始備受重用。”

  雍正皇帝繼位之後,在雍正三年打算大規模擴建號稱“萬園之園”的圓明園,而當時已經年過六旬的雷金玉受召擔任圓明園樣式房的掌案,帶領大量工匠設計制作亭台樓閣,制作畫樣、燙樣。張寶章表示,圓明園的許多設計都出自雷金玉之手,除了主持圓明園修造之外,建築內部大量的木料家具等也都是雷金玉親自設計的。“圓明園的修造完成讓雷金玉、雷氏家族都走上了巅峰。”圓明園修建完成之後,雷金玉備受雍正皇帝的賞識。在雷金玉七十壽辰之時,雍正皇帝命當時還是皇子身份的後來的乾隆皇帝弘歷為雷金玉題寫“古稀”二字。張寶章告訴記者,從雷發達到雷金玉,樣式雷家族的前兩代人繼承和發揚了中國傳統的古建築藝術,並且融會貫通,成了集大成者。

  張寶章告訴記者,雷金玉在兒子雷聲澂出生不久就去世了。“雷金玉去世之後,當時雷家並沒有人去繼承他的事業,所以家裡很多人都覺得,可能家族難以為繼了。”正因如此,雷氏家族的很多人返回了江寧老家,“雖然家族裡的很多人心灰意冷,但是雷聲澂的母親張夫人堅持要培養這個孩子,希望他能繼承祖上的傳統。”張寶章表示,雷聲澂在成年之後,正值“康乾盛世”最鼎盛的乾隆朝,乾隆皇帝在京城西郊大興土木,修造皇家園林“三山五園”,雷聲澂也參與其中。張寶章還告訴記者,樣式雷家族前三代生活在“康乾盛世”之中,當時清朝國力強盛,經濟富足,皇帝們大興土木的同時也成就了樣式雷家族的輝煌。然而,經過盛世之後,由於內憂外患,清王朝迅速從盛世走向衰敗,嘉慶之後的幾位皇帝再無力大興土木,樣式雷家族也經歷了短暫的蟄伏。

  曾想重修圓明園 和王朝一起走向沉寂

  第四代樣式雷雷家玺同長兄雷家玮、三弟雷家瑞一起在樣式房任職,兄弟三人承辦了乾隆後期以及嘉慶一朝的修造工程。但直到道光二十九年,第五代樣式雷雷景修才重新奪回了樣式房的掌案一職。“雷景修重掌樣式房的時候,清朝的國力已經大不如前了,雖然身懷絕技,但是已經無用武之地了。”張寶章告訴記者,鹹豐十年英法聯軍侵入北京,焚毀了圓明園。“當時樣式雷家族的人看到先人主持建造的圓明園被毀,痛心疾首。”

  同治十二年,慈禧太後不顧群臣的反對,決定重修圓明園。“慈禧太後一直就不願意住在故宮裡面,一直希望能把圓明園修復。”重修圓明園的重任就落到了第六代樣式雷雷思起和第七代樣式雷雷廷昌的肩上,“同治朝重修圓明園時,雷思起和雷廷昌當時都是樣式房的掌案。”在將近一年的重修過程中,雷思起和雷廷昌事無巨細,每一項工程都親自過問、親自監督。慈禧太後和同治皇帝對他們父子二人也贊賞有加。同治十二年,雷廷昌被授予布政司職銜。而話劇《樣式雷》所描寫的正是雷思起、雷廷昌父子在重修圓明園過程中的故事。

  然而在重修工程進行一年之後,清朝政府無力負擔巨額的修復開支,工程被迫停止。到了光緒十一年,慈禧太後又想重修中南海。雷廷昌受命主持中南海的重修工作,在他的主持下,中南海中的許多建築被大規模修繕,其中就包括儀鸾殿,也就是後來的中南海懷仁堂。後來,雷廷昌還主持了頤和園的重修工程。


  張寶章表示,盡管清朝末期國家已經風雨飄搖,但是眾多皇家建築的修造,讓樣式雷家族重現了當年的榮光。在第七代樣式雷雷廷昌這一代,樣式房承接了大量的皇家工程,雷廷昌一時間也聞名遐迩,地位顯赫。但就如同這些皇家建築見證了清王朝最後的光芒一樣,這些皇家建築也成了樣式雷家族最後的作品。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溥儀頒布退位诏書,統治中國大地296年的清王朝轟然倒塌。幾代人都在修造皇家建築的樣式雷家族,一夜之間似乎就衰敗了。到第八代樣式雷雷獻彩時,雷家已經家道中落。張寶章告訴記者,在很多歷史文獻資料上並沒有第八代樣式雷執掌樣式房的記錄,也沒有第八代樣式雷參與修建大型皇家建築的記載,但見證了封建王朝的沒落及大時代下的歷史變革。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