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我的江南水鄉尋訪之路

我的江南水鄉尋訪之路

日期:2016/12/16 19:10:48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南浔嘉業堂藏書樓

    在北京的寒風之中踏上了南下的火車,早晨醒來的時候已經被裹進江南水鄉的白霜中了。
     第一站是上海,在上海火車站狹小的候車廣場上初次領略了江南明媚的陽光,半個小時之後,踏上了去往嘉善的火車。
     嘉善縣城很小,卻干淨得出奇,開三輪摩托車的老車夫只用兩分鐘就從火車站到了汽車站,這是小縣城特殊的魅力。至此,關於大都會的記憶開始一點點消失,稀少的人流和狹窄的街道提醒著我正在逐漸靠近那些淳樸的鄉村。

    第一只明珠是古鎮西塘,看到了脈脈的流水,也聽到弄堂中傳來隱約開門的聲音。江南在輕輕巧巧的背後凝結著不容置疑的厚重,這一點可以從那些幽深的弄堂中看得一清二楚。第二天早晨,在老房東的指引之下終於找到了走出古鎮的大路,下一站是江南曾經的巨富之鎮--南浔。南浔的街並不完整,這是一個被現代化一點一點蠶食的古鎮,但盡管如此,那些被分割包圍的豪商巨宅之中依然可以看到當年的盛況。
    下午匆忙去了烏鎮。和想象中的烏鎮有些不同口除了往來如織的人流之外就是店鋪,而真正的民宅之中卻只有所剩不多的當地百姓。水鄉到底怎麼了?烏鎮到底怎麼了?




    從烏鎮到桐鄉再回嘉興,當夜,火車將我帶到了天堂杭州。在杭州稍做調整,整理了一下幾天以來的資料和思緒,第二天清晨踏上了去往龍門鎮的汽車。去龍門鎮在富陽轉車,如此周折,到龍門鎮的時候已經是中午時分。龍門鎮的美在於真正的古樸和完整。沒有店鋪,也很少游人,最多的是倚牆而坐的古鎮百姓。院牆內飄出婉轉的越劇小調,那種柔軟的聲音裡藏著江南的溫柔,也有一絲不易覺察的鋒芒。
    第二天是紹興。比起龍門鎮的古樸,紹興古城在千淨之中透出一些做作。鋪天蓋地的“魯迅”讓游人們喘不過氣來,而昂貴的門票讓游客在很多景點面前望而卻步,於是沒有過多停留便直奔紹興城外的安昌而去。這個地方比起紹興來,要原汁原味許多。
從紹興到諸暨,從諸暨到斯宅,江南古鎮的豪壯一覽無遺,一幢房屋半個村的斯宅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然後,帶著對古老宅院的祝福,一頭扎進小商品海洋義鳥的高樓大廈之中。義烏旁邊的佛堂鎮也是一個古老的商鎮,鎮中至令仍有濃厚的商業氛圍。
    下面的半個月裡,我都將和浙江的群山打交道,而散落在群山之中的那些古村鎮也用它們的“清純”本色接納了剛從大都會中趕來的我口過了義烏,就是蘭溪,這片紅色的土地上有諸葛亮後裔們定居的諸葛村。出諸葛村不遠,就是“葉公好龍”那個故事中的主角“葉公”的子孫們居住的地方—新葉村口新葉村在玉華山下,環境極其清靜,遠在幾裡地外都能夠聽見村邊學校裡學生們的讀書聲。從蘭溪趕到下一站三門源村的時候已經是中午,村中門樓上的磚雕上寫滿了歷史,精美的人物造型讓我第一次感覺到了語言的貧乏。在無窮的回味之中,旅程再次開始,這一次差點走出了浙江省,汽車一直把我帶到了浙江與福建交界的江山市。離城市不遠,有一個神秘的移民之鎮—廿八都,這裡的百姓大多數都是隨著駐守在這裡的軍隊而遷居到此地的,流行在這裡的各種方言讓人一時間不知身在何處。




    從廿八都再折回浙江中部的金華市武義縣的時候,天氣依然陰沉。住在離縣城二十多公裡的俞源村中,沒有空調的房間潮濕而又陰冷,但是窗外浙浙瀝瀝的冬雨也別有情趣.早晨伴著村中狗的狂叫趕去郭洞,洞天福地雲霧缭繞,古老的村落在群山古木的掩映之下像一塊碧綠的美玉。
    此時的我無心戀戰,因為下面的任務還十分艱巨口匆忙告別淳樸的武義百姓,經過大約5個小時汽車的顛簸,我來到了江南最神秘的古村莊—麗水市慶元縣的大濟村。大濟村的古地道至今仍然是一個讓人無法破解的謎,村人世代居住在此,也無法了解村莊的秘密口帶著所有的疑惑來到離慶元不遠的泰順縣,在這裡看到了更多的廊橋,這些廊橋比想象中的更加壯觀,上面寫滿了泰順人的驕傲。
古鎮走我們曾經的家園,這一個月的時間雖然經歷了無數次空間的轉移,然而,巨大的時間落差卻是一種更深層次的變遷。從繁華到落寞,從落寞到繁華,我們如何面對這群的變遷?目賭這樣變遷的我們,又將會做出什麼樣的思考呢?




    近一個月的匆忙旅程中,這些古鎮在我的記憶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天氣的陰冷也讓我體驗到冬天到江南並不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情。由於江南冬天的溫度比起北方的溫度要高出許多,所以大多數的旅館中都沒有暖氣,而那些有空調的房間則在價格上要貴出許多,因此建議您出行的時候最好選擇天氣適中的春天或者秋天。
    浙江的經濟比較發達,但是由於我所去的地方大多是比較偏遠的山區,那些地方的百姓大多比較淳樸,因此建議您在遇到什麼困難的時候一定要求助當地的百姓,這樣您可以少走彎路,並且獲得其他人得不到的知識。最好找村中上了年紀的老人,他們可以告訴你一些村中古建築的知識。另外還要找一個當地的年輕人做“翻譯”,因為浙江話非常難懂,而大多數村中只有年輕人才會說一些普通話。





楠溪江人的淳樸善良,江水寬廣清澈,我於是在這裡多住了幾天,直到一個星期之後才依依不捨地踏上了去仙居的汽車。
    皤灘是一個在現代化的進程之中突然保存下來的“化石”小鎮,那裡的街道和民宅都原汁原味,不過其中一些老宅的保護讓人感覺不容樂觀。離開皤灘,直奔此次行程中的第一個海邊小鎮而去,石塘是中國大陸在新千年裡第一個迎接曙光的小鎮,雖然沒有看到海上的日出和日落,但是那裡高高聳起的石頭山依然顯示出歲月滄桑的魅力。離開石塘,下一站是寧海,早就知道方孝儒的故事,這裡是他的家鄉,而離寧海不遠的前童古鎮更是和方孝儒結下了不解之緣口前童是我此次行程中見到的最完整的古鎮之一,那裡的大煎餅也讓人念念不忘。
    出了寧海,直奔蔣介石的老家奉化而去,在奉化附近有3個古鎮,它們分別是溪口鎮、西塢鎮和走馬塘鎮0個古鎮三種不同的風格,溪口的“現代”、西塢的古樸、走馬塘曾經的驕傲,這些都讓人體會到古鎮在特殊的歷史與人文背後,所呈現出的不同韻味口
    至此,這次浙江古鎮之行的全部行程已經結束,當坐上通往大上海的汽車時,竟然對即將面對的繁華充滿了恐懼,但一場美妙的水鄉之旅給了我無盡的快樂。
  1. 上一頁:
  2. 下一頁: